菩提法门——今世觉悟的资粮
返回目录

今世觉悟的资粮

 

前世的缘分

我很想念我的弟子们,我想弟子们也非常想念我!为什么会想念?这是我们前世的缘分!因为前世的缘分,所以又有这个缘分在今世,我也应该、也很难得地在今世,又来帮助、拯救你们。

菩提功现在叫菩提法门。在以前的传播过程中,不能够按照真正修行和宗教的名字来命名,现在机缘成熟了,我们恢复它原来的名字,即菩提法门。

作为我们众生,能够有缘来修菩提法门的,都是在前世和今生做了好多好事、帮过人、许过愿望的。如某某老师,他虽然生在一个穆斯林的家庭,可他前世就是一个修行者,而他前世的愿望,也是希望能够学到真正的法,获得真正的智慧、大觉悟和解脱,那么今世就跟我学了法,因为他前世的因,于是有了今天的果。

你们也一样,今世能跟我学法,这里面有你们前世的愿望,愿意在我这里获得超脱或者解脱,愿意今世继续做我的弟子,以达到更高层次的觉悟。那么因为前世你的宿愿未了,比如你还有一个普通的家庭, 还有尘世的生活以及其他种种的缘分未了,但是你的愿望,又希望能够获得正果,所以今世你们遇到了我,来到了我的门下继续修行,这就是这个缘分的过程。

活佛与修行

无论你前世如何,无论你是富有还是贫穷、达官还是百姓、高僧还是凡人……那么今世一定要修行,只有修行才能使你对正确的法和人生有一个非常明确的认识。例如当今的第十七世大宝法王﹑第十一世班禅﹑第十四世达赖喇嘛等转世活佛,从他们幼年被确认时起,就开始接受严格的佛法教育,即便是转世活佛,刻苦的修炼也是必须的。从另一个角度说,如果转世的活佛没有人传授佛法给他们,假如他是出生在渔民家庭或基督教等家庭,没有任何机会接触佛法僧,那么他的人生自然会成为另一种状况。

有一位记者采访一位活佛:“如果转世灵童找错了怎么办?”活佛答:“即使找错了,我们也会把他塑造成活佛,因为我们的佛法教育是很完善的”。因此说,我们每一个有佛缘的人,应该把握当下,从今做起,正心正念,慈悲喜舍,认真修持,使身心清净,自然觉悟,通天达地。那么你就是觉悟者,你就是活着的佛。佛说:佛性人皆有之,不偏不倚,只要你诚心所至,佛就是你。佛教不是神教,佛的目的是希望众生都成佛,但是,因缘所致,成佛有先后之别。

我们应当敬重有德的修行者,但是并不能像崇拜明星那样,仅仅崇拜一个名字或者封号。如佛所说:不应以出身论尊贵和贫贱,应当以行为视尊贵和贫贱。

世界上有种种诱惑,可能会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出现,影响你的修行,促使你的贪欲升起,使你有了贪欲心。当贪欲无度的时候,人便失去了理智,于是就会产生过失、错误、邪念、阴谋等等。这样一来,使我们本来已经不净的身心,更加污浊了。这种贪心可称为“魔”。用俗话来讲就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什么意思呢?这个“魔”是很有法力的,它是源于“自心”,什么是“自心”呢?“自心”就是“意识”。当虚荣和贪心贪欲远远大于你的正常需求的时候,你便着“魔”了。

贪欲到处可见,随时滋生,而且一直在干扰、影响我们的修行。一个人贪欲越多,往往就越糊涂,就越容易犯罪,使得你就永远在这个轮回里,不断地去受苦,而你那贪婪的心又从来没有停止过,这是恶性循环,是你永远都无法解脱的。

所以,想超脱于六道轮回,是非常难的,应首先消除“贪欲”这个“魔”。

佛祖与菩提法门

释迦牟尼佛修成的根本是什么?有人说作为宗教来研究的时候,其前提关键是释迦牟尼是不是人?回答是肯定的:他是人!

他看到众生的种种苦恼,生出了大慈悲心,希望找到一种让众生脱离苦恼的方法,毅然抛弃皇太子的爵位和富贵,离开心爱的妻子,走入深山,遍访高士,以苦修的方式,寻找智慧的源头,最终还是以他伟大的愿望和愿力,于禅定中智慧之门大开。他觉悟了!觉悟之后就改变了乃至完全改变了他作为“人”的素质,比如他的骨头已经烧不坏了,在全世界有几个地方,包括中国还有释迦牟尼佛的指骨舍利,那舍利已经不坏、不朽。那么按照正常人的骨头来进行化验分析的时候,它完全能够被烧化,放时间长了之后也会发霉、损坏,但是舍利不同。

这说明释迦牟尼虽然当初是一个人,但是经过特别的方法修行、觉悟之后,他获得了更多更大的能量,已经改变了他自身。表面是人的身体,但实际上已经完全超脱了人,超脱之后是什么呢?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佛!而他的这个舍利子放了二千五百多年,不但没有腐朽,还经常显灵,发出闪闪光芒。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我们佛教修行的目的之一,也是改善我们的结构,得到觉悟,使我们走出六道轮回。因此,首先要认清修行的目的,明白为什么要修行。比如最基本的来讲,修行就是为了达到觉悟,不再犯罪,使自己的将来安住于安详的、光明的极乐世界之中。怎样进入?需要尊师、重法、勤修!

佛说:修行的方法有多种,因人因时因地!

菩提法门,是适用于当今大众来修行的一种法。是释迦牟尼佛在我眼前真实地显像,把能量和智慧传递给我,这就是菩提法门真正的来源,是佛亲传给我的。释迦牟尼佛是真正圆融无碍、达到最大功德和圆满的佛师,他也是最智慧最慈悲的。刚出山时由于机缘所致,我根本不能把这个实情告诉给大家。那么今天机缘成熟了,就告诉各位有缘人,希望能使你们重新认识菩提法门,重新认识我。

你现在修的是最正宗、最直接的佛法。我曾经提到,现在有一些人在“撇下佛追和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不是你没有缘分,而是我所说的那个魔障在诱惑你,是因为你的魔障的、虚荣的心理作怪,以为只有穿了袈裟会念经的和尚是正宗的——当然很多出家的修行者是好的,这没有错,他们有很高的功德,但并不等于真正的法就在他们的手中,出了家并不等于就证得了佛法,还有看你的发心和愿力;很多人觉悟不了,因为他还没有掌握一个正确的法。那么今天我把真正的法传给你们,希望你们能够安下心来,真真实实地、非常尊敬地来珍惜这个法,修习菩提法门,让你在今世达到真正的极乐光明的境界。

在修行上,小的方面也很重要,在身体方面我们要更加完善起来,同时改变我们的思想和身体结构。只要你诚心地修炼,就会产生变化,奇迹就会发生。我们很多弟子练了几个月或一两年的功,就已经发生了很多的变化。如果再非常认真地、踏踏实实地练几年,有可能你也觉悟了,你的身体也发生了特别的变化,你也会变成舍利的,骨质不坏了,你已经超脱出六道轮回了。这个过程之中还有一些具体的辅助的方法,比如说多做好事多积功德,真诚、绝对的善念,敬师、敬法,每天要达到多长时间以上的修行……通过这些努力,我们有相当一部分人都能够达到这个结果,只要兢兢业业去做,改变自己的人生是可以做到的。

心安则禅定

让自己静下心来,就像当年菩提达摩来中国收的第一个弟子慧可一样,把心安下来。慧可禅师当年为什么要断掉那只手臂呢?因为原来他是一名战将,总觉得这只手杀过很多人,心总是不安, 他在拜菩提达摩之前已经修了六、七年,可他的心还是不安,总是晃来晃去,心无着落。有些人心里很不踏实,就会表现得很不自然,比如那些不踏实、不认真学习的孩子,他坐着听你讲话的时候,眼睛东瞧西看,特别心不在焉,还有的咬手指头等等,那都是不安的表现。那么慧可已经修行这么多年,很有根基、很有悟性的人,怎么还这么不踏实呢?主要是他找不到一个突破的点,总觉得他的生命里缺了点什么东西,不能够专心地进入师父所要求的那个安静的境界,结果他把他的胳膊砍掉了。当然并不等于砍了胳膊他就能觉悟。那么菩提达摩认定他真是个追求觉悟的人,指点迷津告诉他,虽然你砍了胳膊,但是如果你心放不下的话,你还是安宁不了。但是,现在我替你安了心,这心已经安了……

我们有些人每天坐在这儿,心里总觉着还有好多事没有做完呢!做完这几件,还有那几件。有时坐在家里一看,我怎么没有一点事儿干呢?没事儿找点事儿干吧,给谁打个电话聊个天;约个谁晚上打麻将去……她总没事还要找事,越想静下来吧,越觉得还有事,练功的时候,总是有个私心杂念冒出来,这会儿该买菜去啦,那会儿要管孩子啦,今天又看到谁了,说了些什么话了,我这个工作怎么弄、房子怎么搬……什么事都来了。其实从整个的人生来说,你把这些事都放下了,这会儿少想这些事,你的时间也不会浪费掉,你的孩子也不会因为这会儿没管他,就变成坏人了。所以,我们的心从来没有安定下来,总是这样惶惶不安的,怎么觉悟啊?怎么去感应呢?怎么能够去与天地间非常伟大、慈善的那个大的能量场去沟通呢? 别说觉悟了,就连大一点的事也无法承受。

所以出现了念佛法,既然众生心不能安,就念佛吧!佛念着念着脑子又跑了,过一会还睡着了,这样他的心还是不能安。所以又有人发明了念珠,为了记数,把100个或者一个固定数量的珠子穿在一根绳子上,用一个大的不同颜色的珠子作为标志,数这一圈是多少个,就象征你转了一个轮回。念一句捻一个珠子,念一句捻一个珠子,这样计数的时候让他的这个心和珠子连在一起,目的是让他的思维想跑不掉,让他的意识也飞不走,能系在这珠子和念句之间,企图用这种比较好的方法,使他的心能够安定下来。

禅定是什么呢?禅定是在这个意念的不会跑掉的过程之中,进入最空白的状态,从一念,一念,一念,一念进入到最深的一念之中,就变成了无念,没有意识了,空白了,这个时候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禅,在这个时候如果从道家的角度来说,是进入了那种无极的状态,这叫原始状态,在这里叫禅。在这个状态里,禅能够更好地获得大智大慧,因为这个宇宙间存在一个特殊的场,这个时候进入一个绝对安静的状态里,才可以和那个场相沟通,你才可能获得高能量的帮助。

我们有些不踏实的修行人,像市面上赶集一样,今天赶了这个集,明天去赶那个集,你永远都在赶集,你哪怕见了一百个大法师,你还是没有真正安静下来,你还不如只坐了一个月的人所获得的能量大。你拜一万个法师,甚至于有十万个活佛给你摸过顶,但你从来没有真正地踏实地修行过,因此你永远觉悟不了。

智慧和胆量

还有关于智慧和胆量的问题。智慧不是小聪明,而是大的决心﹑大的愿望﹑大的知识﹑大的胆量。有了大的愿望,就可能有大的胆量。

如果你对师父不尊重的话,你就根本无法修行,更谈不上觉悟。有的人说一些风凉话、挑拨的话、否定你的话、侮辱师父的话,你听了不但不起正常的修行的心,甚至还被人家说服了,也跟着说是假的、是封建迷信、是骗人等等这些话,本来你就是一个修行的受益者,却反过来用别人的话来否定你自己的感受——这种人他八辈子也觉悟不了,根本不具备一个修行者所应有的智慧!修炼菩提法门受益了,你自己觉得像吃了蜜一样甜,可别人一胡说八道,你怎么就马上否定自己,改口说是苦的、假的了呢?总是按照别人的意识来决定自己的意识,你还有没有自己的一点点分辨是非的能力?觉得好就是好,你要练你就练。因为这个好不是变魔术,可以把真的变成是假的,自己的亲身感受别人是控制不了的,是最真实的。

所以这个大智慧包括着大的胆量,而如果真正地发自内心来尊重师父,你也会有胆量的。就像你的亲生父母、最亲爱的人一样,如果别人随意过来打他的话,不用说你就会不假思索地援手吧?!但是一般作为没有智慧的人或根基不够的人,他来诽谤师父,你却轻易就相信了他们所说的话,你的心就动摇了、变歪了,这个时候你本来已经修到了第五层、第六层,现在一落千丈,又回到初始了!对法、对师你根本没有信心,怎么能产生大的智慧呢?

你只有具有这个胆量和智慧,才可能走上真正的修行之路,才能获得觉悟。

记得以前我讲过一个故事,有一对老两口一直是修行念佛的,有一天观音菩萨给他们托个梦,说你们翻过三座山、淌过三条河,之后在那里有一个大石头井,跳下去,你们就修成了——当然这是个故事,不是让你们去跳井,而是让你们领悟其中的一些道理。老两口修了十来年了,好啊,这可终于熬到今天了,反正咱们修成了,草房没用了,咱们一把火把草房烧了吧!

走到半路,遇到了一个强盗:“留下买路钱!” 但我们没有钱呀,房子都烧了。“那你们干嘛去?”。他们就把菩萨托的梦告诉了强盗,强盗一想:我因为穷得吃不上饭了才在这里抢钱,如果能够让我也得到吉祥安乐,我宁可做好人,做好事。“好吧我不杀你们,但是有一个条件,你们要带我一起去,咱们一块跳下去,我也要觉悟。”老两口说:“这容易,你不杀我们,咱们就一块走吧。”

等到了井边,老两口一看这口井,又大又深的,这个说咱跳下去不就给淹死了?那个说淹得半死不活的没人救该怎么办呀?说来说去他们就犹豫了,这时强盗说:“看看你们!既然这么诚心,修了这么多年,这时怎么没胆儿了?你们的诚心都哪去了呢?你们不跳我跳了!”说罢,他“嗵”的一声就跳了下去,顿时从井里升起一朵金光闪闪的莲花。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叫做把握当下。老两口一看,哇!他成就了,他真的成就了!那我们还等什么?!“噗嗵,噗嗵”,他们也跳了下去。结果呢?跳下去他们就被淹死了,就到了阴间地狱,重新坠入了“贪婪” 。究其原因,就是他们的诚意不够且胆量不足。

中国有个成语故事叫“叶公好龙”,叶公特别喜欢龙,就成天画龙、讲龙的故事,龙被感动了,真的来看他了,结果他自己反倒被吓死了。这种人就成不了大事,成不了大器,更不会有觉悟。

所以作为一个修行者很不容易,要经受虚荣心、贪婪心、胆量、诚心、分别心、瞋恨心……等等的考验。杂念的诱惑,要求我们去对抗它,最重要的是要战胜我们自己。

让我们修行,就是让我们达到大的觉悟、大的智慧,就像大光明修持法提示的那样,让我们的身心都光明,你才可能安住在吉祥的世界里,你才可能去造福芸芸众生。

按说修行是不分地点的,在青海、甘肃历代都有许多修行的觉悟者,这并不等于只有这个地方才是最神奇的,在全国各个地方,应该说都有大觉悟者。所以在什么地方并不是很重要,关键是你有什么样的心,这很重要。当然创造一个安定修行的环境也是很重要的,你每天忙于家务,老婆孩子一大堆,整天陷在这些事情当中,那当然没有时间了。那么像佛教里头出家的、伊斯兰教里经常出去礼拜的,这都是修行,他都有一个固定的时间去礼拜,去修行。佛教更是注重根本的修行,每一个人最根本问题是认识问题,认识世界、认识人生与世界之间的关系;认识了之后,还要在实际生活中找到最正确的位置。

当我们真心地善良,当我们真正产生大善心的时候,这个善良的能量就能得到支持。当你没有了贪心的时候,你就可能真正做了好事,得了好报。佛家讲“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这里“浮屠”是指宝塔,就是说在佛教里,建造浮屠是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境界,而救人又胜过建造宝塔。其实救人与建造宝塔哪个更好并没有关系,重要的是:帮人、度人,就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有功德的人。所以我希望大家能够好好地去帮人、度人,这样做可以使大家能早日地觉悟,早日地把前世、今世的业障消除掉,早日进入最安详的状态,达到觉悟。

最后提示大家,好好地修行,现在就修。当然该做的工作要做,在工作之余,要抽出更多的时间放在修行上。

把我说的话仔细地去理解,好好领悟。希望我的弟子们、修行菩提法门的人,在今世的有生之年获得真正的圆满和觉悟。


2002年5月

金菩提

返回顶部

 

关闭本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