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 子思

子思生平

「子思之儒」

子思生平

   子思(約前 483-前 402)姓孔,名伋,字子思,孔鯉之子,孔子之孫。魯國邑﹙今山東曲阜)人。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

   相傳子思曾受業於曾子。子思著有《子思》二十三篇 ,但已散佚。關於子思的思想之說,歷來有不同看法。爭論的焦點,《中庸》是否為子思所作。漢代司馬遷在《孔子世家》中,最早作了「子思作《中庸》」的記載。宋代大儒對此堅信不移。朱熹在《中庸章句•序》曰:「及曾氏﹙曾子﹚之再傳,而復得夫子之孫子思,則去聖遠而異端起矣。子思懼夫愈久而愈失其真也,於是推本堯舜以來相傳之意,質以平日所聞父師之言,更互演繹,作為《中庸》,以昭後之學者。」

   當然也有不同意上述說法的,認為《中庸》非子思所作。但學術界一般認為,《中庸》中有些章節、詞句是後人所增,但其大部分還是子思的著作。

   子思曾見費惠公和魯穆公,但皆不受重用。而子思曾與魯穆公談何以為忠臣,曰:「何如而可謂忠臣?子思曰:『恆稱 其君之惡者,可謂忠臣矣。』公不悅,揖而退之。成孫弋見,公曰:『嚮者吾聞忠臣於子思』,子思曰:『恆稱其君之惡者可謂忠臣矣。寡人惑焉,而未之得也。』成孫弋曰:『噫,善哉,言乎!夫為其君之故殺其身者,嘗有之矣。恆稱其君之惡者未之有也。夫為其君之故殺其人者,效祿爵者也。恆稱其君之惡者,遠祿爵者也。為義而遠祿爵,非子思,吾惡聞之矣。』」

   據《孟子》記載,孟子師子思,並嘗問牧民之道何為先。

   宋徵宗封其為「沂水侯」;元至聖二年, 封為「述聖公」,故後世稱子思為「述聖」。

「子思之儒」

   這就是說,以子思為代表的「子思之儒」,對先秦儒家的貢獻,即在於發展了孔子學說中的中庸思想和「誠」的觀念。

 

中庸思想和「誠」
   《中庸》,是中國最精微而實際的人生哲學。所謂『中』,就是『不偏不 倚、無過不及之名』的意思。所謂『庸』,就是『用中為常道也,天下之定理 』的意思。中庸,就是中用的常道。以『性、道、教』為總綱,以『致中和』 為行為實踐的最高準則,以『誠』為內發的原動力,以期臻達天人合一的境界 ,成己成物的人生終極目標。 是中國最精微而實際的人生哲學。所謂『中』,就是『不偏不 倚、無過不及之名』的意思。所謂『庸』,就是『用中為常道也,天下之定理 』的意思。中庸,就是中用的常道。以『性、道、教』為總綱,以『致中和』 為行為實踐最高準則,以『誠』為內發的原動力,以期臻達天人合一的境界 ,成己成物的人生終極目標。

   他們以「中庸」為最高的道德準則,把「誠」作為世界的本質,提出「唯天下至誠為能經綸天下之大經,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中庸》。把「至誠」﹙極端真誠﹚看作是治理天下國家的最高規範﹙大經﹚和根本法則﹙大本﹚。

「誠者物之始終,不誠無物」
   子思之儒企圖為儒家建立一套道德形上學,因此把「誠」視為超乎時空的獨立自存的實體,天地萬物依它而存在。此即「誠者物之始終,不誠無物」。意思是說,真誠無妄貫穿物的開始和終結,因此沒有真誠就沒有了物。

 

   子思一派的儒學,闡釋並發展了「中庸」、「誠」、「慎獨」、「天人合一」等儒家的重要觀念。這些思想和觀念,對後來的孟子及宋明理學產生重大影響。子思也因此被尊奉為儒林中的「述聖」,在先秦儒家學派中佔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