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 曾子

曾子生平

曾子學說

附:曾點之學

曾子生平

   曾子,名參, 字子輿,春秋末魯南武城人。生於公元前505-公元前436。為孔子學生,相傳孔子孫子思曾受業於曾子。事親至孝, 參母遇 之無恩,而供養不衰。重視修身,同 時亦重反省,每日三省其身。雖資質不很聰慧,但能領悟孔子的一貫道理,傳述孔子忠恕之道。

   由於曾點與曾參父子都是孔夫子的學生,且有建樹,被後人所尊崇。為了區別,遂把曾點叫"大曾子",曾參叫做"小曾子"。曾點,字皙,春秋時代魯國南武城人,孔夫子之弟子,奉侍孔夫子左右,談論志向,很受孔子贊賞。那時有個叫季武子的人死了,曾點去吊唁,他靠在門邊放聲高歌,所以被後人稱為"士之狂者"。

   曾點之子曾參,是孔夫子晚年的弟子。據說他奉養雙親很孝順。有一次耕作時誤斷了瓜根,他的父親非常生氣,拿起木杖狠打,以致昏迷,差點兒就去見"閻王"。過一些時候,他甦醒過來時不僅沒有半分的埋怨,而且還彈琴放聲高唱。孔夫子聽到這個消息,就對門人講:「曾參如果來了不準他入內,本來嘛,父親用小木棍打,可以不要躲閃,就承受下來;但遇到在木棍,就應該放聰明點,走開躲一躲嘛!現在,你曾參不躲開,使得當父親的背上了『不義』的惡名,這還算什麼孝呢?」孔夫子的話傳到曾參耳朵中,他不敢怠慢,趕緊登門拜訪,以懺悔「罪過」。

   一則故事說:「老子見孔子帶著五位弟子在前面走,就問道:『前邊都是誰?』回答說:『子路勇敢、力氣大,子貢有智謀,曾子孝順父母,顏回注重仁義,子張有武功。』老子聽后感嘆道:『我聽說南方有鳥,其名為鳳,鳳鳥之文,戴聖嬰仁,右智左賢。』」

  這是老子比孔子為鳳。亦可知曾子重孝。

  參曾採薪山中。家有客至。母無措參不還。乃嚙其指。參忽心痛。負薪以歸。跪問其母。母 曰。有客忽至。吾嚙指以悟汝耳。後人系詩頌之。

  「戰國策」有一則發人深省的故事:「人告曾子之母曰:曾參殺人。母曰:吾子不殺也。織自若。有頃,人又告,其母尚織自若。頃之一人又告,其母懼,投杼踰牆而走。夫以曾子之賢,與母之信,而三人疑之,則慈母不能信也。」曾參是孔子七十二門徒中最賢良的人,友人嫉害他、誣陷他殺人,一傳再傳三傳,連他自己的母親都相信了。可是曾參殺了什麼人?沒有人知道,因為他根本沒有殺人!

   有一天曾子的太太要上街買東西,她的兒子哭著扯住媽媽的衣服,吵著要一起去。「媽媽,我也要去!」「寶寶乖哦,我一下就回來!」「不要不要,我要去嗎!」「你這個孩子,怎麼不聽話!市場人多,不方便帶小孩。我去去就回來。」「媽,帶我去嗎!帶我去嗎!」「你真是的,這樣好了,你不要去,乖乖待在家裡,等媽媽回來,叫爸爸殺豬給你吃。」「你說的是真的。」「真的,媽媽不會騙你,乖,我先走了。」兒子聽到有肉吃,就不再吵了。 

   沒有多久,曾子的太太買東西回來,見曾子正在磨刀,而家裡養的那頭小豬己經從豬圈裡牽出來,就連忙阻止: 「你這是幹什麼?難道你真的要把豬殺了?」「是啊!剛才你不是這麼說的嗎?」「我只是哄哄孩子罷了,那裡真的要殺豬,你不必太認真了。」

   「哄孩子?孩子可認為你說的都是真的。」「你這個人真是的,我只是隨口說說而已。」「人不能不守信用,你既然答應了孩子,當然要做到。」「可是這頭豬,我原本是想過年時,宰了祭祀祖先的。」「這我知道,你珍惜一頭豬沒有錯,但是我重視的是守信,孩子還小,什麼都不知道,分不清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看到爸爸媽媽怎麼做,就跟著做,完全學爸爸媽媽的模樣,現在你騙孩子..」「我是無心的。」

   「在你是無心的一句話,但孩子卻不能分辨是有意還是無心,這不等於是給孩子一個說謊的榜樣嗎?而且這樣騙孩子,以後孩子還會相信你所說的話嗎?我們不能用這種態度來管教孩子。」曾子說完之後,拿起刀來把豬殺了,煮豬肉給孩子吃。

   史書稱曾參稟性率直且魯莽,但他卻立志「日三省其身」,每天都反省自己的所作所為三次,悟「一貫之旨」。由於他用心勤苦,後來真的成了「大器」。

   古時候封建專制,一人出事, 親朋好友也要跟著倒霉,所以學生們只好跟著老師到處流浪, 史稱「周遊列國」。 曾子晚年時回想起這一段求學過程百般滋味在心頭, 故特別交代他兒子把這一段事情記錄下來,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今天能看到論語的原因了。

   曾子傳孔子晚年之學,曾謂:「孔子之道,忠恕而已。」曾子亦有偉大哲人之風格,曾謂:「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他的言論匯編成《曾子》一書,原有十八篇,今存十篇,收入《大戴禮記》中。又,《史記》說他作《孝經》,現代許多學者以為《孝經》是曾子的弟子或再傳弟子所作;《大學》是孔子講授「初學入德之門」的要籍,經孔子的學生曾參整理成文;《中庸》是「孔門傳授心法」之書,是孔子的孫子子思「筆之子書,以授孟子」的。這兩部書與《論語》、《孟子》一起表達了儒學的基本思想體系,是研治儒學最重要的文獻。正是根據這樣的觀點,朱熹把《論語》、 《孟子》、《大學》、《中庸》這四部書編在一起。因為它們分別出於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孔子、曾參、子思、孟子,所以稱為 「四子書」,簡稱即為「四書」。

   後人稱曾參為宗聖;唐玄宗封為十哲。宋汪 輯曾子一卷,清阮元有曾子注釋。清朝曾文正傳為其後裔。

曾子學說

   曾子受教於孔子,相傳子思曾受業於他,曾子為儒家學說代表人物之一。

 

宇宙觀

   曾子天圓篇的一段話,參嘗聞之夫子曰:「天道曰圓,地道曰方,方曰幽而圓曰明,明者吐氣者也,是故外景,幽者含氣者也,是故內景。吐氣者施,而含氣者化,是以陽施而陰化。」內經靈樞邪客篇:黃帝問於伯高曰:「願聞人之肢節以應天地奈何?」伯高曰:「天圓地方,人頭圓足『腳』方應........。」

 

倫理觀

慎終追遠

   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慎終追遠」是不忘本的意思。對已故的祖先能憶念不忘,則於尚活著的親人更加會盡到孝養照顧的責任。如此會起移風易俗的作用。使全民道德,歸於醇厚。

   曾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可謂孝矣。」客家人素重孝道,故對於慎終追遠的喪葬禮俗,做得十分週到,哀戚嚴肅,且二百年來遵守古禮,少有變動。

 

   誄為古時貴族臨喪賜諡讀誄時之作,《禮記•郊特牲》:「古者生無爵,死無諡。」,《儀禮•士冠禮》:「死而諡,今也。古者生無爵,死無諡。」臨喪讀誄定諡,是古時貴族旌揚功德以永記不朽喪葬禮儀之部分。《禮記•曾子問》:「賤不誄貴,幼不誄長,禮也。唯天子稱天以誄之。諸侯相誄非禮也。」誄之古義,乃有爵位之貴族,臨喪之時,其上屬賜諡以旌揚功德,作誄文頌讀之,以定其諡,且接受「賤不誄貴,幼不誄長」之社會禮俗制約。而此古義之誄,一變於魯莊公,再變於柳妻。 曾子說:「無入而不自得。」

 

大智若愚

   我們如果能夠善解,他雖有意,我們卻無心去接受,我們的心依然是坦坦蕩蕩,沒有什麼好過不去的了。曾子說:「大智若愚」。一個真正有智慧的人,要和愚人一樣。當別人罵你時,你卻聽不懂,這個人就是最有福的人了。怕就怕你太聰明了,只要人家問你一句「呷飽沒?」你的分別心一起,一句好意的關心,你都會認為別人是在糟踏你了。慈濟人的文化,第一就是要善解。

 

「忠恕」之道

   孔子的中心思想是「仁」。仁是人生修養的最高境界,也是道德的準繩,認為人要愛人,人人相愛。也就是曾子所說的「忠恕」之道。孔子的學說,千言萬語,只在一個誠字。他說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對此話的解釋是:「夫 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據朱子的注解,盡己曰忠,推己曰恕。即是說,無論對人對己都要誠懇, 盡最大的責任,還要時常設身處地替人家著想。若能這樣,就可以無愧於天地。 而明道就是行仁,對父母為孝,對兄長為悌,對友人為信,對國家為忠,仁可說是「統攝諸德,完成人格」的總稱。孔子一生之唯一目的即在於「仁」之實踐與力行。

   有一次孔子對他的學生曾參說:「吾 道一以慣之。」同學們不明白這話的意思,曾參說:「夫 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和恕,孔門學者看來嚴重到與人的生 死有關。

 

交友觀

   曾子曰:「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為武員言:當勉以身先士卒,捍衛國家。曾子云:「戰陣無勇,非孝也。」

 

吾及親仕

   曾子再仕而心再化。

 

教育觀

吾日三省吾身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論語,學而)

   曾子說:「吾日三省吾身。」「三省」,是說多次反省。這個對自身的缺點加以檢察和糾正的舉措影響了中國幾千年的哲學和文化觀念的進行,像後來宋朝發展起來的理學再到後來明朝王陽明的心學等等,都圍繞這個「省」字做過不少的文章和功夫。

   子說:「一日三省吾身。」的確,省思用在德行,德行會精進,省思用在課業,課業會進步,省思用在事業,事業會有成,省思用在職務,職務會蒸蒸日上。一個人每日有了自省並力求改進,缺點自然減少。省思的確是去蕪存菁,解決問題,邁向卓越的至佳方法。

 

   曾子曾說:「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所入者變,其色亦變,……故染不可不慎。」家庭是最早的染缸,父母是孩子(入學前)的第一位老師。

 

儆醒

   在大學裡,曾子所說,十目所視,十手所指,我們能不謹慎、儆醒嗎?所以在大學第六章,兩次重申「君子必慎其獨也。」 慎獨在儒家的傳統裡,不只是消極迴避試探,也是積極的修身養性,誠意正心,為的是「誠於中,形於外。」

 


   毅便是弘毅。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論語•泰伯章》

 

   美國洛阜博士曾謂中國文化的真精神,是為以教育為核心的民治。中國歷史上大政治家,莫不是大思想家大教育家。論語載:孔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後仁。」(子路章)說文云:「三十年為一世 。」言王者撥亂反正,起衰救弊,漸仁摩義,化民成俗;然也要經歷一個世代,即三十年之久,而後王道大行。孔子理想中的政治是德治,便是以德化人,漸民以仁,摩民以義,那是一種培養民族性、正本清源的工作,那是不可以求速效的。孔子這裡所講的仁政,蓋不僅指那些在位的君主,而亦指「是亦為政」的大教育家。「但問耕耘,不問收穫。」埋頭工作,精進不已,到了三十年為一世,而後可收移風易俗之效,一個新的民族終於孕育出來了。孔子對於政治和教育這一種遠程計畫,真可謂「仁以為己任,任重而道遠。」這是今天弘毅之士,有志獻身於我中興建國的大業者,所應有的覺悟和共同的努力。

 

附:曾點之學

  孔子「三十而立」,並開始授徒講學。凡帶上一點「束修」的,都收為學生。如顏路、曾點、子路、伯牛、冉有、子貢、顏淵等,是較早的一批弟子。連魯大夫孟僖子其子孟懿子和南宮敬叔來學禮,可見孔子辦學已聲名遐邇。私學的創設,打破了「學在官府」的傳統,進一步促進了學術文化的下移。

 

子與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後和之

   據《論語.先進篇》記載,曾點以一理想境界寓其志 「點也何如?」鼓瑟稀,鏗爾,舍瑟而作,曰:「異夫三子者之撰。」子曰:「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六七人,童子五六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

 

非邦也與

  因仲宣所陳舞雩詠歸之儒家境界,是較中性的,孔子言曾點 之志,「非邦也與」,所稱許的乃其無關家國之事的出世之思想。

 

   獨學而無友,不僅孤陋寡聞,在心靈上也難免慨然生寂。能得一二知友論學談道,學問交流的融貫,自不待而言;然而心靈上志同道合的喜悅,有時更勝實質上的收穫。要知道,孔子並非呆板固執的道學家,他的活潑靈動,常常不經意流露在對話中,在孔子曰:「何各言爾志?」時,孔子不也對曾點描述的境界嚮往不已嗎?學問的交流與增長固然重要,但如果心靈上能有相知相合、切磋琢磨的砥礪與慰藉,那會比單純的學問自勵,來的更有動力!所以,孔子言「有朋自遠方來」,多少也有「天涯若比鄰」的知交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