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家 李悝

李悝生平

李悝學說

李悝生平

   李悝(前四五五--前三九五) ,又名李克。子夏弟子。戰國初期法家的始祖,李悝為了戰國時期第一位法家政治家和思想家,法家學派正式開始形成。

  李悝曾被魏文侯任用為相,主持變法。故法家在魏國最早產生,是與魏文侯推行變法分不開的。

   李悝兼採匯集當時各諸侯國成文法典編成的《法經》一書,是我國古代第一部比較完整的法典,現已失傳。

   其言論見於《漢書•食貨志》、《晉書•刑法志》等,《漢書•藝文志》著錄有《李子》三十二篇,闡發了他的富國強兵思想,已佚。

李悝學說

   戰國初期,李悝相魏,他是戰國初期的法理學家。

「盡地力之教」和「平糴法」

   在經濟上,李悝實行「盡地力之教」和「平糴法」,鼓勵農民精耕細作,增加產量,在豐收之年國家要以平價購買餘糧,在災荒之年國家則以平價售出糧食,強調要播種多種糧食作物,以防災荒之年。

『食有勞而祿有功』『使有能而賞必行』

   政治上實行法治,李悝主張按『食有勞而祿有功』『使有能而賞必行』之原則,把祿位授予有功之人,廢除維護貴族特權的世卿世祿制度,獎勵有功於國家的人,使魏國成為戰國初期的強國之一。

『王者之政莫急於盜賊』

   李悝認為『王者之政莫急於盜賊』,故兼採匯集當時各諸侯國成文法典編成的《法經》一書,是我國古代第一部比較完整的法典,內容包括盜、賊、囚、捕、雜、具六法,現已失傳。

   其言論見於《漢書•食貨志》、《晉書•刑法志》等,《漢書•藝文志》著錄有《李子》三十二篇,闡發了他的富國強兵思想,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