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家 扁鵲

扁鵲生平

名醫扁鵲的醫術

扁鵲生平

  民間供奉的藥王扁鵲,齊國盧邑人,也有記載為渤海郡州(今河北雄縣及任丘縣一帶)人,或勃海郡鄭(今山東長清縣)人。為我國歷史上一位承前啟后、大有成就的著名醫學家。原姓秦氏,名越人。生於公元前407─310年(東周威烈王十九年,即秦簡公八年──赧王五年,即武王一年。一說約生于公元前五世紀),大約和孔子與希臘名醫希波克拉底(B。C。460--377)同時。

  扁鵲長期在民間行醫、走遍齊、趙、衛、鄭、秦諸國。至今在河北、河南、陜西、山東等地仍留有許多扁鵲的歷史遺蹟。

「扁鵲」美譽的由來

  「扁鵲」並非真名實姓。扁鵲是黃帝時代的醫道高人,其聽聲、察形、望色、切脈等醫術,以臻「出神入化」之境。司馬遷的史記有《俞跗篇》記載了扁鵲不用湯液醇醴治病,而以「足療法」按摩雙腳治病。 扁鵲因此成為名醫的代名詞,一如後來的華陀。

  另一說法相傳扁鵲是一種吉祥的鳥,在許多地方為人們帶來喜訊,而秦越人遍行各地,都可以解除當地民眾的痛苦,就如同扁鵲報喜訊一樣。故百姓謠傳秦越人是風的使者、鳥(扁鵲)的化身,扁鵲就代替了他的真實姓名,相傳至今。

  因為秦越人醫術甚高,繼承和發揚了前人的醫學理論和總結了民間醫療經驗,治好了許多生命垂危的病人;扁鵲不僅精于內科,而且精通婦產科、小兒科、五官科等。相傳他在總結前人經驗的基礎上,創造了望、聞、問、切四大診法,尤其擅長望診和切診。 因此人們就把他和黃帝時的扁鵲相比,并且稱呼他「扁鵲先生」。連史書也以扁鵲稱呼他。由於扁鵲是盧人,所以人們又稱他為「盧醫」。

  而有關扁鵲(秦越人)的記載,以《史記卷一百五〈扁鵲倉公列傳第四十五〉》最為詳細。司馬遷所著的《史記》,將扁鵲與倉公(淳于意)合傳為《史記.扁鵲列傳》,是富含傳奇色彩的一篇傳記。司馬遷描寫扁鵲學醫的歷程,從一介旅店雜役,到成為全國知名醫師,故事情節,如同《史記.留侯世家》中,尚未顯達前的張良,見知於黃石公的神奇經歷,宛如傳奇小說,神仙幻化降生人間,傳授不出世的醫學絕技,帶著神秘色彩,充滿玄妙,引人入勝!

視人五臟顏色

  越人又名神應,年輕時擔任舍長(驛道客館的管理人)。一天傍晚,客店大門外一瘸一拐走來一位老人長桑君,看見扁鵲迎出來后,長桑君說:「這幾天我的腿長了個瘡疥,疼得要命,想找個人幫忙給它洗一洗,你能幫這個忙嗎?」越人見了不禁為之一愣,見此人鬚眉皆白,神采奕奕,好一派仙風道骨、飄逸瀟灑的神采,心想這位長者絕非等閒之輩,對他十分敬重,並立即以禮相待,小心伺候,答道,「這有什麼不能的,有什麼事您只管吩咐就是。」說著,便打來清水 ,給老人洗了起來。老人看看毫不嫌棄他的扁鵲,笑了。而長桑君也知道扁鵲不是等閒之輩。

  長桑君出入客館十多年,有一天私下叫扁鵲去密談,拍著扁鵲的肩膀說:「小伙子,我本不是一個普通人,我是一位身懷絕技的醫人,我年歲已大了,想把我的醫術傳給世人,但又怕落入惡人之手,坑害黎民百姓,有了我這身醫術,你便可以給人治病,還可以藥到病除,但是你要答應不泄露給別人。」扁鵲說:「我扁鵲恭敬地答應你。」於是長桑君拿出懷中的藥交給扁鵲,並交待:「用露水及竹木上的水泡這個藥喝,三十天後就能看到平常人見不到的事物了。」長桑君又把自己收藏的秘方書全都給了扁鵲,就突然消失不見,原來他不是凡人呀。

  故此可知藥是一位忽然不見的非人的長桑君所贈,那麼這位長桑君是何處來的?神仙嗎?然而道教神中似乎沒有這一位,又無法考證。而配藥要用「上池之水」,也就是未掉到水池的水,就是露水及竹木上的水,真正含義為何,也未能知曉,也許這是未被污染的水,或許含有天地之氣,也無法得知。

  扁鵲照著他的話喝藥三十天後,就能看到牆另一邊的人。用這種方法看病,只要一看病人的氣色,聽一聽病人的聲音,問一問病人的情況,摸一摸病人的脈博,就能知道病人患的是什麼病,完全能透視五臟六腑的病症所在,而且針到病除,藥到病去。

  於是,扁鵲關閉了他的小客店,到各地去給百姓治病去了。由於要守秘密,所以對外都用「診脈」為名而已。此後,越人一邊努力鑽研醫學病理,一邊為鄉民醫治疾病,且反覆進行多方面的醫療實踐,解救不少貧苦患者;他有時在齊國、有時在趙國行醫,在趙國時就用扁鵲為名。

  扁鵲一生到過晉(今山西)、虢(今陝西省一部分)、趙、齊、秦諸國,上至君臣,下至百姓,不論高下,一概診治。因他的醫術高明,救活了不少奄奄一息的人,甚至還能「起死回生」,所以,百姓把他比作傳說中黃帝時代的神醫「扁鵲」。后來,干脆稱他為扁鵲,而他的真名「秦越人」反倒沒人提起。

尸蹶症

  晉昭公時公族勢力弱,大夫勢力強,當時專管國事政務的大夫叫趙簡子。有一天趙簡子生病了,昏迷五天不省人事,諸位大夫都很害怕,於是召扁鵲進宮替趙簡子診病。

  扁鵲進去看病,出來後董安問趙簡子病情,扁鵲說:「這是血脈不順的病,好治療,不足為奇呀!從前秦穆公也得過此病,七天後才甦醒。甦醒當天告訴公孫支與子輿這兩位秦國大夫說:『我去到先帝的地方,實在愉悅,所以去這麼多天是去學東西。先帝告訴我:『晉國將會大亂,五世都不安寧。其後會成為霸國,可惜未老就會過逝。他的兒子會下令,使國內男女無差別待遇。』』公孫支記下這段話,但將之藏起來,暗中形成秦國政策。大家都知道晉獻公時的大亂,晉文公的霸氣,而晉襄公打敗秦國軍隊於殽地,返國後就縱淫欲,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但是今天主君的病和秦穆公不同,要不了三天一定甦醒,甦醒後一定有話要說。」

  二天半後趙簡子醒過來了,告訴諸位大夫說:「我去到先帝的地方,實在愉悅,和眾神到鈞天去遊玩,天樂處處飄,和夏商周三代音樂不同,聲音能令人動心呀。我看到有一頭熊想蹼我,先帝命令我去射牠,我一箭就射中熊,熊被我射死。又有一頭羆走過來,我又拿箭射牠,又射中羆,羆也死了。先帝很高興,賜給我二個笥,都有把手。我看見兒子站在先帝的旁邊,先帝又給屬我一頭翟犬,對我說:『這是賜給你褒揚你的雄壯。』先帝又告訴我說:『晉國會世代衰弱下去,過七世就會亡國(註:史上的確歷經晉定公、出公、哀公、幽公、烈公、孝公、靜公七世就亡國了)。有一位嬴姓的人(註:即秦始皇嬴政)將在范魁之西的地方大敗周國,但是他的國家也不會長久。』」董安於是將這段語記錄起來但藏起來。隨後把扁鵲在簡子昏迷時講的話告訴簡子,簡子於是賜扁鵲四萬畝田地。

虢國

  後來扁鵲來到虢國。虢國太子正好逝世(註:虢國後來改稱郭國,春秋時有郭公,此處應指郭太子),扁鵲來到虢國皇宮門下,問喜好方術的中庶子說:「太子得了什麼病,國中治穰過於紅事?」中庶子回答說:「太子的病是血氣不暢通,氣血交錯無法排泄,於是暴發成病,又中要害。他的精神狀態又不能止住邪氣,邪氣畜積太多而不得排泄,所以產生陽緩陰急的病,使氣從下往上衝而暴斃。」

  扁鵲問:「死了多久啦?」回答說:「從清晨到現在。」扁鵲問:「已入殮了嗎?」回曰:「還沒,死亡還沒半天,不可入殮。」扁鵲說:「請你去秉告,說我是齊國勃海的秦越人,家住在鄭州,未曾來拜訪過。聽說太子不幸逝世,我能夠使他活起來。」中庶子說:「先生的話很荒誕呀?你怎麼說可以做太子活起來呢!我曾聽說上古時候,有一位名醫叫俞跗,不用湯液醴灑來治病,專門用石針和按摩方法來調理,在毒病的患處用藥物去熨帖,很快就治好了。若是五臟的疾病,就用刀割開皮膚和肌肉,將脈和筋結起來,清除病瘤,按摩膏荒穴。遇到漠病,就清除腸胃、漱滌五臟,練精氣易形骸。先生的方法如果是這樣,那麼太子就能復活了;如果不是這樣而能使太子復活,我是不會去秉告的。」

  扁鵲仰天歎息,說:「你的方法真是以管窺天,小看我了。我的方法不用切脈、望色、聽聲、寫形,就能說出病症。只要聽疾病的狀況,就可以得到結論。任何疾病都會顯現於外在環境,不會有差錯。先生你以為我的話不誠實,不然就試一下我進去診斷太子,只要聽他的耳鳴聲,看他的鼻漲,循著他的兩股到陰部,若是還有溫度就可以治活了。」 中庶子聽了扁鵲的話,目瞪口呆,說不出話來,遂進去將扁鵲的話報告虢國國君。

  虢國國君聽了大吃一驚,趕快出來見扁鵲,說:「我久仰先生之名,然而未能前往拜訪。先生今天路過我小國,實在有幸,這是我這個偏國寡臣的福氣。有先生則小兒能活,無先生則小兒就要埋在溝壑了,從此長眠地下不會活過來了。」話還沒說完,一把眼淚一把鼻涕,魂精失態,痛哭流涕,淚水一直掛在睫毛上,悲痛不能自止,整個臉都變了。

  扁鵲說:「太子的病稱為『尸』。是因為陽入於陰中,脈氣纏繞著胃,經絡打結,無法下到三焦、膀胱,所以陽脈下墜,陰脈上竄,百會之氣閉塞不通暢,陰氣往上而陽氣內行,下到腹部就不往上,上到頭部就不發散出去,上有絕陽的經絡,下有破陰的赤脈,破陰絕陽,形色廢而脈絡亂,所以身體就像死了的樣子。其實太子並未死呀。因為以陽入陰,陰氣挭住膽臟的氣可以活下來,以陰入陽,就會死。這些都是五臟氣由下往上沖時而暴作的現象。良醫看得出來,庸醫疑惑而看不出來。」

  扁鵲便叫弟子子陽磨針砥石,針灸太陰、少陰、厥陰、太陽、少陽、陽明等處以及百會、胸會、聽會、氣會、臑會等穴。過了一會兒,太子蘇醒過來。又叫弟子子豹用灸術熨穴道,使溫暖的藥氣入肉五分,另用謂藥一併煎煮,交替熨兩肋脅下。

  太子坐了起來,調理陰陽之氣,服用湯藥二旬後整個人回復以前的模樣。從此天下人都知道扁鵲能把死人治活。扁鵲說:「我不是能把死人治活,而是這個人本來就還沒死,我只是能使他再起來罷了。」

扁鵲望齊侯之色

  扁鵲路過齊國,齊桓侯把他當作尊貴的客人接待,扁鵲入朝很恭敬地拜見了齊桓侯,扁鵲一見面就說:「君有疾在皮膚表面,如果不治就會嚴重」桓侯說:「我沒有病。」扁鵲出去後,桓侯對左右人說:「這位要錢的醫生,沒病說成有病。」

  過了五天,扁鵲又去見他,說:「你的病已到了血脈,不治療就會嚴重。」桓侯說:「寡人沒病。」扁鵲出去後,桓侯很不高興。又過了五天,扁鵲又去見他,說:「你的病已到了腸胃間,不治療會更嚴重。」桓侯不理他。扁鵲出去,桓侯又不高興。又過了五天,扁鵲又去見他,一望見桓侯就退而離去。

  桓侯差人去問原因。扁鵲說:「如果疾病位置在皮膚,湯熨一下就可以治好;進到血脈,用鍼石也可以治好;進到腸胃,用酒醪方法也可以治好;但進入骨髓,就無可奈何了。現在桓侯的病已進到骨髓,我是沒有辦法了。」過了五天,桓侯真的病了,派人去召扁鵲來,扁鵲已經逃離齊國。桓侯便死掉了。

扁鵲斥秦王

  扁鵲拜見秦武王,武王把自己的病情告訴給扁鵲,請求扁鵲予以治療。

  秦武王的近臣說:「大王的病在耳朵和眼睛之間,即使治療也未必能治好。如果處理不當,還可能把耳朵搞聾,把眼睛搞瞎。」

  秦武王把近臣的話告訴了扁鵲。扁鵲聽了,大發脾氣,把針石丟在地上,氣憤地說:「君王既然跟懂得醫理的人商量治病,卻又聽不懂醫理的人胡言亂語,這怎麼能治好您的病呢?如果用這方法則來管理秦國的政事,那麼您只要在一次重大的舉動上遲疑不決,秦國很快就會滅亡啊!」

  扁鵲用具体生動的比喻斥責秦武王聽信無知之言,而遲疑不決的昏庸做法。扁鵲身為醫生,竟敢對秦武王怒而斥之,足見其才智過人和大無畏的精神。(選自《戰國策•秦策》)

未雨綢繆

  魏文王問扁鵲說:「你們家兄弟三人,都精於醫術,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鵲答說:「長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文王再問:「那麼為什麼你最出名呢?」扁鵲答說:「我長兄治病,是治病於病情發作之前。由於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剷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氣無法傳出去,只有我們家的人才知道。我中兄治病,是治病於病情初起之時。一般人以為他只能治輕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氣只及於本鄉里。而我扁鵲治病,是治病於病情嚴重之時。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經脈上穿針管來放血、在皮膚上敷藥等大手術,所以以為我的醫術高明,名氣因此響遍全國。」文王說:「你說得好極了。」

  事後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可惜大多數的事業經營者均未能體認到這一點,等到錯誤的決策造成了重大的損失才尋求彌補,有時是亡羊補牢,為時已晚。

魚腸劍

  吳國伍子胥為醫治專諸母親的雙眼,找來神醫扁鵲。專母重見光明,專諸大為感激。為報答子胥,竟以親生子頂替公子勝,以換取公子光的安全。後更替伍子胥刺殺吳王僚。

望診

  傳說扁鵲利用望診的方法,在路途上治過兩個病人。

一、

  那年,扁鵲帶著徒弟子陽和子豹,離開了中丘城,在往蓬山的路上走著走著,對面來了一個擔著兩筐紅棗的男子。只見擔棗人,用右手緊按著胸部中央,走兩步停一停,像是胸部疼痛難忍的樣子。扁鵲見此人五大三粗,身體強壯,不會因提著點棗兒累得走不動了吧?擔棗人走近扁鵲師徒時,又停下了。扁鵲放慢了腳步,只見擔棗人仍緊按著胸,臉上露著十分痛苦的表情,頭上出了滿頭大汗。這人有四十多歲,扁鵲從他的年齡、體型、表情及用手使勁按胸的樣子,斷定他是患著心絞痛的心臟病。

  扁鵲對那人說:「兄弟,你可能是得了心絞痛,應該放下擔子坐下來歇一歇,讓我給你用點藥再走。」

  那人看了看扁鵲師徒三人,不認識,又很陌生,再看了看路前路後,沒有別的人了,他就想:「這三個人是幹什麼的?是不是看上了我這擔棗兒,想給我用點蒙汗藥,搶我的棗兒?」他想到這,就對扁鵲說:「先生,我沒有病!」說著就擔起擔子繼續往前走。

  扁鵲覺著這人的心臟病很重,說不定要出危險,於是他路也顧不得趕了,領著子陽和子豹就回頭追趕病人。擔棗人發覺那三人跟來了,就更加害怕,立刻加快了腳步,可是他急走了幾步,就覺得上氣不接下氣地走不動了,剛放下擔子,他就昏倒了。

  扁鵲他們趕緊把那人的身體擺平了,讓他平躺在路旁的草地上,然後掏出一個小葫蘆,往他嘴裡噴了些救心散。他們師徒就坐在路旁,看護著那個病人。過了不到半個時辰,病人醒來了,他見這三人都靜靜地守在他身邊,自己的心痛病也好了,知道他們不是壞人,他就輕輕地坐了起來。

  這時,扁鵲對那人說:「你剛才昏倒了,我給你用了點藥,你現在感覺怎麼樣?」

  那人說:「以前我總是胸痛,可現在一點也不疼了,你真是神醫呀!」

  扁鵲見那人的身體沒事了,就要和兩個徒弟上路。這時,擔棗人攔住了他們,說:「我身上沒有銀子,把這擔紅棗送給你們當藥費吧!」

  扁鵲笑著對那人說:「我們不要銀子,也不要你的紅棗。你還是擔著去城裡賣了吧!」,說完話,扁鵲他們就繼續趕路了。

二、

  有一天,扁鵲師徒走到一個村邊上,見路過石頭上坐著一個放牛的孩子,那孩子還不住地瞪著大眼睛看他們。扁鵲仔細看了看那孩子的身體,發現他乾瘦如柴,臉色蒼白,扁鵲就停下腳步,讓那孩子站起來,先看了看孩子的眼球,然後又抓起孩子的小手,看了看他的指甲,於是扁鵲斷定那孩子肚子裡有蛔蟲。

  這時,扁鵲對那孩子說:「我們找你的爹娘有點事,你能領著我們去你家嗎?」

  那個小孩呀,早就餓得肚子疼了,他早就想回家吃東西,就滿口答應了。他趕上他家的牛群,領著扁鵲他們去了他家。進了家門,他的爹娘一看來的客人不認識。那孩子說:「爹!娘!他們說找你們有點事。」

  這時,扁鵲就說:「我們是看病的醫師,我發現你的孩子乾瘦如柴,臉色蒼白,像是得了貧血病。我看了看他的眼球和指甲,知道這孩子肚子裡有不少蟲子。」接著扁鵲問了幾個問題。

  孩子的爹娘急忙說:「是是是!我平時就常覺著奇怪,他平時吃飯也不少,還光說肚子疼,你看他瘦成什麼樣子了!原來是他的肚裡有蟲子呀!」

  扁鵲從行囊裡掏出驅蟲丹,往孩子爹的手心裡倒了幾粒,說:「你讓孩子空肚子時服下,保證一天內能打下蟲子來。」

  孩子的爹娘要留扁鵲他們吃飯,扁鵲說:「不了!天還早,我們還要趕路。」說完就往外走。孩子爹急忙拉住扁鵲的手,讓孩子的娘回屋拿買藥的銀兩,扁鵲說:「現在不用拿,打不下蟲子不收銀兩。我們就住左前面不遠的蓬山下,等打下蟲子再說吧!」

  孩子爹一聽說他們住在蓬山下,就驚奇地問扁鵲:「難道你就是人們常說的神醫扁鵲?」

  扁鵲急忙說:「我是扁鵲,但不是神醫。千萬不要誇大了我的名聲,我也有看不透的病呀!」他一邊說一邊外往走,那孩子的爹把他們師徒送到了村口上。到了第二天上午,那孩子的爹就高高興興地來到蓬山下,把銀兩送給了扁鵲。

「皇上放屁」

  有一個國家的皇上得了大病,病癥之一就是放屁不止。這種病據說隻有名醫扁鵲能治,而扁鵲先生自己卻病得起不了床。大臣們去向扁鵲先生講述皇上的病情,卻又不敢說「皇上放屁」,只好說「皇上怒氣衝天」。扁鵲先生以為皇上肝火太旺,給開了幾副劑量很大的瀉藥。 其實皇上放屁是消化不良,身體本已十分虛弱,大瀉之後,便一命嗚呼了。

六不治

  使聖人預知細微之事,才能使良醫能儘早治療,則疾病就可以治好,身體就可以活下來。人體疾病種類很多,而醫師治病的方法少。所以有六種病不治:驕傲恣縱而不說道理者,一不治;輕視身體而看重錢財者,二不治;穿衣飲食不能適當者,三不治;陰陽氣沖而且臟氣不定者,四不治;身體很弱且不能服藥者,五不治;相信巫術而不信醫術者,六不治。有以上之一現象的人,是很難治的。

  扁鵲的名聲傳遍天下。他不僅有高超的醫療技術,而且在醫德上,也有很多可取之處。路過邯鄲,聽說當地人重視婦女,就替她們治婦女病;路過雒陽,聽聞周人敬愛老人,就替老人治眼耳疾病;來到咸陽,聽聞秦國人愛護小兒,就替小孩看病。這里不難看出他的治醫觀,一是知識面要寬,要精通臨床各科,二是要能夠根據客觀需要,隨俗而變。這與他熱愛人民群眾,急病家之所急的精神分不開。

扁鵲之死

  由于扁鵲能夠采取實事求是的態度研究醫學,并能吸取民間的醫療經驗精驗,因而,在醫學上取得了很大成就,在人民群眾中享有很高的聲望。但他卻遭到了一些無恥之徒的反對,公元前310年,被忌妒賢能的秦太醫令李謐於是派人在崤山(今河南省西北部)設伏,刺殺扁鵲,一代名醫就這樣不幸逝世了,終年九十七歲。死后由弟子們葬于陝西省臨潼縣南陳村(一說為蕩陰邑,今河南省陰湯縣),一個名叫『伏道』的地方入土安葬, 遺址至今尚存。到今天,大家一談到診脈,都知是從扁鵲開始的。兩千多年來,扁鵲一直受到人們的懷念和敬仰。

扁鵲著作

  關于扁鵲的記載,在《戰國策》、《史記》、《列子》、《說苑》等書中,均有記載。扁鵲至今,二千三百多年,當時沒有印刷條件,他的一些著作(如《扁鵲內經》九卷、《外經》十二卷)均已失傳,僅在《漢書藝文志﹒方技略》中提及。唯一保存下來的,僅有《難經》一書,還是后世漢代人整理的。

  《難經》成書于公元前五世紀(?),書中以問答形式,解答有關醫學問題,系采摘《內經》精要,設為八十一個問答,解釋疑難之著作。這部著作,主要討論了三方面的問題:一是切脈識病,有關診斷方面的問題﹔二是臟腑形態,長短始終,有關解剖方面的問題﹔三是經絡穴道,奇經八脈,臟腑榮俞、針法等,有關針灸的問題。這三點是扁鵲最擅長的。

  《難經》這部醫學經典著作,對研究中醫學是一部很有價值的文獻。但是文字深奧,語言晦澀,尚需進一步注釋整理。

  《扁鵲心書》中有紫花曼陀罹的記載。

  而扁鵲對後世醫者亦有很大的影響,據考証,扁鵲弟子子儀傳著《神農本草經》只一卷,其餘部分為后代所增補。

  東漢,張仲景(公元150一219年)一次偶然讀到《史記•扁鵲倉公列傳》,因而對醫學產生濃厚的興趣,而憧憬著能成為如同扁鵲的醫者,後更發展出《傷寒論》和《金匱要略》的「三部診脈法」診脈。

  扁鵲既是春秋時代以具備特異功能著名的神醫可以說他是正史中有記錄第一位大功能人(視人五臟顏色),所以大陸近年培訓特異功能人士的國家計劃就稱為《扁鵲工程》,可見扁鵲在超心理學界的代表性了。

  而扁鵲對醫學有極大貢獻,故與黃帝軒轅氏、扁鵲和孫思邈被民間供奉為藥王廟的「藥王」,扁鵲被敕封靈應藥王真君。

名醫扁鵲的醫術

  春秋末期,有個名醫叫做扁鵲,周遊各國行醫,醫術精湛。據史料記載,中醫看病時運用的四診-望、聞、問、切,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名醫扁鵲最早使用的診斷疾病的方法。

一、先見之明

  扁鵲高明的,不盡然是藥到病除的醫術, 還有他可以憑肉眼觀察出病徵,即使病症尚未成形。

  有一天,扁鵲來到魏國,謁見魏國國君魏桓侯,站了一會兒,便說:「君王已經病了,病在皮膚毛孔,不治療,恐怕會更深入。」 都還沒把脈,怎知道有病呢﹖真是觸霉頭。「我沒病!」魏桓侯不相信,不理會扁鵲。 扁鵲步出房門後,魏桓侯對左右親信說:「醫生貪圖小利,沒病也說成有病。」

  十天後,扁鵲又去見魏桓侯,說:「君王的病,已經進入肌膚,不治療會更深入。」桓侯沒有回應,等扁鵲步出房門,桓侯露出不悅的神情。

  又過了十天,扁鵲三度謁見魏桓侯,並提出警告說:「君王的病,已經進入腸胃,不治療會更深入。」桓侯依然沒有回應,等扁鵲步出房門後,顯得很不高興。

  再過了十天,扁鵲望見桓侯就退開。桓侯覺得納悶,為何扁鵲迴避他呢﹖派人去探問。扁鵲答說:「病在皮膚毛孔,可以用熱物按摩袪病﹔病入肌理,可以用鍼石砭刺除病﹔病入腸胃,可用煎藥治病﹔病入骨髓,人力無法挽回,只能訴諸天命。」 講這段話,是為了陳述一件事實,扁鵲說:「現在君王的病,已進入骨髓,所以我不再要求君王醫治了。」

  這句話說完五天後,桓侯渾身病痛,急忙派人請扁鵲來看病,卻遍尋不著扁鵲。原來,扁鵲料到桓侯病入膏肓,為避免無謂的紛擾,早已逃到秦國去了。 不久,桓侯便一命嗚呼。

  良醫治病要趁早,要在病勢未發之時;人事的禍福也和疾病一樣,在萌芽之初便應斷然處置。桓侯若能及早就醫,不至於病死;扁鵲若不及早開溜,恐怕會因無力回天而遭忌害。一生一死,兩相對比,可見洞燭機先、當機立斷多麼重要。就治病而言,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愈早醫治,愈容易痊癒。

二、 望診的濫觴

  扁鵲診病,望診、脈診,為其主要診病方法。望診的代表作,即是針對齊桓侯之疾,司馬遷《史記.扁鵲列傳》中,詳載扁鵲望診之精。

  扁鵲過齊,齊桓侯客之。入朝見, 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將深。」桓侯曰:「寡人無疾。」扁鵲出,桓侯謂左右曰:「醫之好利也,欲以不疾者為功。」

  後五日,扁鵲復見,曰:「君有疾,在血脈,不治恐深。」桓侯曰:「寡人無疾。」扁鵲出,桓侯不悅。

  後五日,扁鵲復見,曰:「君有疾,在腸胃間,不治將深。」桓侯不應。扁鵲出,桓侯不悅。

  後五日,扁鵲復見,望見桓侯而退走,桓侯使人問其故?扁鵲曰:「疾之居腠理也,湯熨之所及也;在血脈,鍼石之所及也;其在腸胃,酒醪之所及也;其在骨髓,雖司命無奈之何!今在骨髓,臣是以無請也。」

  後五日,桓侯體病,使人召扁鵲,扁鵲已逃去。桓侯遂死。《史記.扁鵲蒼公列傳》

  連續四個階段層次,隨著病情的傳變遞進,扁鵲在望診工夫的精到,的確令人歎為觀止!

  另外,扁鵲在對趙簡子、虢太子之疾,同樣都是靠的望診。無怪乎漢人張機《傷寒論》序中,對扁鵲的望診功力,極為讚嘆!

三、 脈診的首倡者

  扁鵲《難經》一書問世後,對於中醫脈學出現很大的變化。《難經》首先提出「獨取寸口」的理論。

  「寸口者,脈之大會,手太陰之脈動也。……寸口者,五臟六腑之所終始也,故法取于寸口也。」(《難經》第一難)

  「然三部者,寸關尺也。九候者,浮中沈也。」(《難經》第十八難)

  司馬遷《史記.扁鵲列傳》中,先後詳載扁鵲脈診之精,並且是脈診的首倡者。

  扁鵲以其(指長桑君)言飲藥三十日,視見垣一方人。以此視病,盡見五臟癥結,特以診脈為名耳。(註詳見本傳)

  扁鵲名聞天下。至至今言脈者,由扁鵲也。(《史記.扁鵲蒼公列傳》)

四、 針灸之祖

  我國歷史上,最高記載使用針灸治病、而且取得顯著療效的病例,即是見於司馬遷所著《史記.扁鵲蒼公列傳》,約在公元前五世紀的時候。

  《宋史.許希傳》,曾載宋仁宗對扁鵲的推崇:「許希,開封人。以醫為業,補翰林醫學。景祐元年,仁宗不豫,侍醫數進藥,不效,人心憂恐。 冀國大長公主薦希,希診曰:「鍼心下包絡之間,可亟愈。」左右爭以為不可,諸黃門祈以身試,試之,無所害。遂以鍼進,而帝疾愈。命為翰林醫官,賜緋衣、銀魚及器幣。希拜謝已,又西嚮拜,帝問其故,對曰:「扁鵲,臣師也。今者非臣之功,殆臣師之賜,安敢忘師乎?」乃請以所得金,興扁鵲廟。帝為築廟于城西隅,封靈應侯。其後,廟益完,學醫者歸趨之,因立太醫局于其旁。」

  許希本身著有《神應針經要訣》二卷,已佚失。其學宗主扁鵲,並且十分尊崇扁鵲。從他以針灸治癒宋仁宗之疾後,即行西向拜謝數千年前的扁鵲,並且謙稱:「非臣之功,殆臣師之賜,安敢忘師乎?」宋仁宗賜他賞金,他又請求以所得賞金,建造扁鵲廟,作為永恆的紀念。其尊師、敬師如此,古今以來,誠屬罕見。

  《宋史.龐安時傳》,推崇:『嘗曰:「世所謂醫書,予皆見之,惟扁鵲之言深矣。蓋所謂《難經》者,扁鵲寓術於其書,而言之不詳,意者使後人自求之歟!予之術蓋出於此。以之視深淺、決死生,若合符節。」 「且察脈之要,莫急於人迎、寸口。是二脈陰陽相應,如兩引繩,陰陽均,則繩之大小等。故定陰陽於喉、手,配覆溢於尺、寸,寓九候於浮沉,分四溫於傷寒。此皆扁鵲略開其端,而予參以《內經》諸書,考究而得其說。審而用之,順而治之,病不得逃矣。」又欲以術告後世,故著《難經辨》數萬言。』

五、 「起死回生」的兩則典範

  「起死回生」、「妙手回春」,是醫界的佳話。能夠挽回一條生命,也是所有醫者最大的成就感,其間欣喜愉悅之情,莫此為甚!

  在《史記.扁鵲列傳》中,扁鵲即有兩則「起死回生」的醫案,十分完美:

  「當晉昭公時,趙簡子為大夫,專國事。簡子疾,五日不知人,大夫皆懼。於是召扁鵲。 扁鵲入,視病,出。董安于問扁鵲,扁鵲曰:「血脈治也,而何怪!昔秦穆公嘗如此,七日而寤。今主君之病與之同,不出三日必閒。居二日半,簡子寤。《史記.扁鵲蒼公列傳》

  晉國大夫趙簡子,昏迷五日,扁鵲診病,確定「血脈安定」,文中雖未明言有無投藥、針灸,但扁鵲敢於大膽預言「三日必閒」──必然緩解減輕,果不其然,在兩天半內,趙簡子即告蘇醒。

  另外一則故事,是虢太子的死而復生:

  『其後扁鵲過虢。虢太子死,扁鵲至虢宮門下,問中庶子喜方者曰:「太子何病,國中治禳過於眾事?」 中庶子曰:「太子病血氣不時,交錯而不得泄,暴發於外,則為中害。精神不能止邪氣,邪氣畜積而不得泄,是以陽緩而陰急,故暴蹶而死。」扁鵲曰:「其死何如時?」曰:「雞鳴至今。」曰:「收乎?」曰:「未也,其死未能半日也。」「言臣齊勃海秦越人也,……聞太子不幸而死,臣能生之。」「……試入診太子,當聞其耳鳴而鼻張,循其兩股,以至於陰,當尚溫也。」中庶子聞扁鵲言,……乃入報虢君。虢君聞之大驚。……悲不能自止容貌變更。扁鵲曰:「若太子病,所謂『尸』者也。太子未死也。」扁鵲乃使弟子子陽厲鍼砥石,以取外三陽五會。有閒,太子蘇。乃使子豹為五分之熨,以八減之劑和煮之,以更熨兩脅下。太子起坐。更適陰陽,但服湯二旬而復故。故天下盡以扁鵲為能生死人。扁鵲曰:「越人非能生死人也,此自當生者,越人能使之起耳。」』(詳見本傳)扁鵲用歷針就是針刺,砥石就是用石塊作工具刮拭穴位和經絡。

  針對以上兩則「起死回生」的醫案,《說苑》中,則同樣另有一段扁鵲的謙虛之辭,認為自己並不是能夠起死回生,只是患者未到死期,自己只是將他們喚醒而已:

  『天下聞之,皆曰:「扁鵲能生死人。」扁鵲辭曰:「予非能生死人也,特使夫當生者活耳。夫死者猶不可藥而生也。」』

  扁鵲這兩則起死回生的案例,在《古今醫統》、《說苑》、《韓詩外傳》中,均另有記載。

  扁鵲的適時救命,千古美談,在張機(仲景)的《傷寒論序》中,即甚表推崇:

  「余每覽越人入虢之診,望齊侯之色,未嘗不慨然嘆其才秀也。怪當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醫藥,精究方術,上以療君親之疾,下以救貧賤之厄,中以保身長全,以養其生;但競逐榮勢,企踵權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務;……哀乎!趨世之士,馳競浮華,不固根本,忘軀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

六、 經絡腧穴的應用

  經絡學說,是古人在長期的醫療實例中,從針灸、推拿、氣功……等,各方面臨床累積經驗,逐步自成一套理論系統。進而成為指導中醫藥及針灸、推拿等傳統療法的學理依據。

  歷史文獻中,《管子.水地》云:「水者,地之血氣。如筋脈之通流者也。」

  可見春秋時代已經明確認知「血氣」、「筋脈」的概念,及其相互關係了。

  另外,根據《黃帝內經》:「黃帝有熊氏命雷公、岐伯論經脈。」

  《黃帝內經》成書時代,約在鐵器時代的戰國時期,書中即可見出當時已有經脈之說:「無用砭石,欲以微針,通其經脈,調其血氣。」(《靈樞.九針十二原》)

  而戰國時代的扁鵲,不僅論及「鑱血脈」,而且在治療虢太子「尸厥」時,施用針石,所取「三陽五會」穴,究竟何所指?

  此「三陽五會」,一、指穴位;二、「三陽」指三陽脈,「五會」指百會穴。

  1。《甲乙經》曰:「百會,一名三陽五會」;

  2。《針灸大成》曰:百會,一名三陽,一名五會。

  3。《經穴匯解》曰:「三陽五會,《史記.扁鵲傳》正義曰:『三陽,太陽、少陽、陽明;五會,百會、胸會、聽會、氣會、臑會也。……虢太子尸厥取三陽五會者,豈止百會一穴,疑兼取此會之五處者。』」

  另外,顯然地,春秋時代的扁鵲,已經能夠充分俐落地運用經絡腧穴,進行針灸急救及療疾矣!

  二千五百年前,扁鵲的「百會穴」放血就是最好的退燒、降體溫、降血壓及急救腦中風的療法。

  「昔扁鵲居宋,得罪於宋君,出亡之衛,衛人有病將死者,扁鵲至其家,欲為治之。病者之父謂扁鵲曰﹕「言子病甚篤,將為迎良醫治,非子所能治也。」退而不用,乃使靈巫求福請命,對扁鵲而咒,病者卒死,靈巫不能治也。夫扁鵲天下之良醫,而不能與靈巫爭用者,知與不知也。故事求遠而失近,廣藏而狹棄,斯之謂也。」

  另醫治虢國太子的「尸」病時,國君本也以為太子死了,但扁鵲診斷出太子並沒有死,他在太子位於頭頂的百會穴下針(有回陽救逆、開竅醒腦等作用),加上外敷內服,太子最後終醒過來。

  文學曰:「扁鵲撫息脈而知疾所由生,陽氣盛,則損之而調陰,寒氣盛,則損之而調陽,是以氣脈調和,而邪氣無所留矣。夫拙醫不知脈理之腠,血氣之分,妄刺而無益於疾,傷肌膚而已矣。今欲損有餘,補不足,富者愈富,貧者愈貧矣。嚴法任刑,欲以禁暴止姦,而姦猶不止,意者非扁鵲之用鍼石,故眾人未得其職也。」

七、 病程傳變(時間醫學)

  任何疾病之來,必然都有其病程傳變。扁鵲《本傳》中,論及病程傳變,層次清皙,值得借鏡參考。

  『扁鵲過齊,齊桓侯客之。入朝見,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將深。」桓侯曰:「寡人無疾。」扁鵲出,桓侯謂左右曰:「醫之好利也,欲以不疾者為功。」

  後五日,扁鵲復見,曰:「君有疾,在血脈,不治恐深。」桓侯曰:「寡人無疾。」扁鵲出,桓侯不悅。

  後五日,扁鵲復見,曰:「君有疾,在腸胃間,不治將深。」桓侯不應。扁鵲出,桓侯不悅。

  後五日,扁鵲復見,望見桓侯而退走,桓侯使人問其故?扁鵲曰:「疾之居腠理也,湯熨之所及也;在血脈,鍼石之所及也;其在腸胃,酒醪之所及也;其在骨髓,雖司命無奈之何!今在骨髓,臣是以無請也。」

  後五日,桓侯體病,使人召扁鵲,扁鵲已逃去。桓侯遂死。(註見《醫古文》頁39引《史記.扁鵲蒼公列傳》。知音出版社。1989年4月。)

  檢視此一典故內容,計分五個階段,是一則十分完整的醫案,更是典型的「病程傳變」的極佳案例。廿五天當中,從病入腠理、血脈、腸胃、骨髓、病死,計分五個階段。同時,扁鵲也明明白白解說治療的原則:湯熨、鍼石、酒醪……到無可奈何。

八、 預防醫學

  前述病程傳變,可以歸納出五個階段,分別相隔五日,試看司馬遷筆下的扁鵲之用心:

  1。扁鵲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將深。」

  2。後五日,扁鵲曰:「君有疾,在血脈,不治恐深。」

  3。後五日,扁鵲曰:「君有疾,在腸胃間,不治將深。」

  扁鵲對齊桓侯的關心,對於病況的掌握,對患者的提示,重複又再重複──「不治將深」、「不治恐深」、「不治將深」,扁鵲三復斯言,誠誠懇懇,勸勉期許,用心良苦。只可惜齊桓侯有眼無珠,不能珍惜其智慧,難怪自取病亡。

  扁鵲曰:「使聖人預知微,能使良醫得早從事,則疾可已,身可活也。」彼齊桓侯固執己見,堅持自我,無福如此,奈何!

  除此之外,扁鵲亦有其他關於預防醫學的事例:

  『魏文王向名醫扁鵲問道:「你信家兄弟三人,都精於術,哪一位是最好的呢?」扁鵲答覆說:「長兄最好、中兄次好、我最差。」魏文王再問道:「可不可以請你說得更清楚一些?」

  扁鵲答覆說:「我長兄治病,是治之於病情發作之前。由於一般人不知道他能事先剷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氣無法傳出,卻只有我們家人才知道。我中兄治病,是治之於初起之時。一般人以為他只能治理輕徽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氣只及於本鄉里。至於我扁鵲治病,是治之於病情嚴重之時。一般都看到我在經脈上穿刺針管來放血。在皮膚上敷毒藥以毒攻毒等大手術,所以名氣響遍各國。」

  魏文王說:「你說得很好。」《冠子》

  醫術最佳的醫生,治病於病情發作之前;醫術次佳的醫生,治病於病情初起之時;醫術最差的醫生,治病於病情嚴重之際。

  扁鵲只從事事后控制,卻得到國際性的肯定;扁鵲的中兄善於事中控制,卻只得到鄉親的肯定;扁鵲的長兄精於事前控制,卻居然默默無聞,這是一件很具諷刺性的事。

  在《扁鵲心書》提到:「人於無病時,常灸關元,氣海,命門,中脘,雖未得長生,亦可保 百餘年壽矣。」,這些都是告訴我們,常灸關元、氣海、命門、中脘、足三里等穴位,有強身保健之功效。

  戰國時期的醫家都很重視藥膳療法,而扁鵲曾說:「為醫者,當洞察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療不癒。」 扁鵲就有著名的「 三豆飲」處方。

  《扁鵲心書》中有:「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丹藥第二、附子 第三。人至三十,可三年一灸臍。 下三百壯;五十,可二年灸臍下三百壯;六十,可一年一灸臍下三百壯;令人長生不老」。

  扁鵲以食平痾釋情遣疾,強調為醫者一定要先洞曉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療不癒然後命藥。同時他也對導引(體育療法)及吐納(呼吸運動)和氣功等各種健身袪病之法,作過一番研究與探索,於是其醫療技術也日益精進。

九、 「六不治」(身心兼治的治則)

  「六不治」是扁鵲對於醫病關係的一大創見:

  『人之所病,病疾多;而醫之所病,病道少。故病有六不治:「驕恣不論於理,一不治也;輕身重財,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適,三不治也;陰陽并,藏氣不定,四不治也;形羸不能服藥,五不治也;信巫不信醫,六不治也。有此一者,則重難治也。』

  在「六不治」的內容中,可以區分為兩組,分別代表身、心兩方面的解釋:

  1。 身體生理方面:

  包括六不治中,三不治的「衣食不能適」、四不治的「陰陽并,藏氣不定」、五不治的「形羸不能服藥」。

  2。 心理觀念方面:

  包括六不治中,一不治的「驕恣不論於理」、二不治的「輕身重財」、六不治的「信巫不信醫」,

  扁鵲的醫學見解,從「人之所病,病疾多;而醫之所病,病道少」中,可見他致力追求「病道」──也就是「醫理」,希望追求更多、更好的醫技,治病、解厄。扁鵲之醫德及用心,由此可見一斑!

十、 《難經》的創作

  《難經》,是扁鵲之代表作。《難經》之出,在《素問》之後,《靈樞》之前。據《四庫全書總目提要.醫家類及續篇》「難經本義二卷」條下有說:

  「《難經》八十一篇,《漢書.藝文志》不載,《隋書.經籍志》、《舊唐書.經籍志》始載《難經》二卷,秦越人著。」

  《難經》原名《黃帝八十一難經》,有作三卷,亦有作五卷者,原題秦越人所撰。有學者從書中的文字內容觀察,認為不像是西漢以前的作品,據近人考證,認為是東漢時人的著作。(

  全書以問答的體例,闡釋《黃帝內經》中的疑難問題,並有所發揮。內容除論述生理、病理、診斷、治療等各方面的基本理論外,還很有系統地論述了經絡的長度、十二經絡循行。

  按楊玄撰《難經.序》:「按黃帝有《內經》二帙,帙各九卷,而其義幽賾,殆難窮覽。越人乃採摘英華,抄撮精要,二部經內凡八十一章,勒成卷軸,伸演其道。探微索隱,傳示後昆,名為《八十一難》,以其理趣深遠,非卒易瞭故也。既宏暢聖言,故首稱黃帝,斯乃醫經之心髓,救急之樞機,所謂脫牙角於象犀,收羽毛於翡翠者矣。」

  《宋史.龐安時傳》中,精研醫術的龐安時,特別指出「脈診」開其端的扁鵲,《難經》一書的成就,特別深刻、精闢:

  「世所謂醫書,予皆見之,惟扁鵲之言深矣。蓋所謂《難經》者,扁鵲寓術於其書,而言之不詳,意者使後人自求之歟!予之術蓋出於此。以之視深淺、決死生,若合符節。且察脈之要,莫急於人迎、寸口。是二脈陰陽相應,如兩引繩,陰陽均,則繩之大小等。故定陰陽於喉、手,配覆溢於尺、寸,寓九候於浮沈,分四溫於傷寒。此皆扁鵲略開其端,而予參以《內經》諸書,考究而得其說。審而用之,順而治之,病不得逃矣。」

  此外,有關《難經》對針灸醫學的貢獻,據《中醫雜誌》1983年第4期的報導,作者劉冠軍指出《難經》的六大貢獻:

  1。 完善奇經八脈的理論:《內經》對奇經八脈有過零散、不連貫、不完整的敘述,但並沒有冠以「奇經八脈」這一詞。《難經》明確提出有「奇經八脈」是十二經脈以外的經脈,並詳述了八條奇經的循行、生理和病理。

  2。 開創命門學說的先河:《難經》指出「腎間動氣」是五臟六腑之本,十二經脈之根。

  3。 新解十五別絡的穴位:此點與《內經》不同。

  4。 鍼刺強調壓手的作用:《難經》強調左手(壓手)的作用。

  5。 補母瀉子法的具體應用:一是以本經的井滎俞經合進行補瀉。二是根據十二經之間的母子關係進行補瀉。

  6。 闡發五俞原會的意義:把原穴應用範圍擴大到「五臟六腑之有病者,皆取其原。」八會穴的理論,是《難經》首先提出的。

十一、 行醫民間的全科醫師

  在扁鵲「起死回生」典故的醫療故事中,使用綜合療法,救治了虢太子的「尸蹶症」。傳統醫者,大多四處行醫,主動出擊,隨時隨地,傳達關懷。《史記.扁鵲列傳》有載:

  『為醫或在齊、或在趙,在趙者名扁鵲。扁鵲名聞天下。過邯鄲,聞貴婦人,即為「帶下醫」;過雒陽,聞周人愛老人,即為「耳目痺醫」;來入咸陽,聞秦人愛小兒,即為「小兒醫」;隨俗為變。 「人之所病,病疾多;而醫之所病,病道少。」』

十二、 醫技高明,不幸遭暗算

  扁鵲的醫技高明,已如前述,奈何扁鵲名聞天下。秦太醫令李醯,自知伎(技)不如扁鵲也,使人刺殺之。

  扁鵲醫技高明,其奈招忌,甚至遭到刺殺,奈何!

十三、 醫技的傳承及著作

   扁鵲的弟子,據《新編針灸大辭典》所載,計有子陽、子豹、子同、子明、子游、子儀、子越、子術、子容等數人。

   著作方面,《黃帝脈書》、《扁鵲脈書》、《上經》、《石經》、《經脈上》、《經脈下》、《下神》、《奇絡結》等二十餘種醫籍。(仝上)在戰國時代,據《漢書.藝文志》載著有《扁鵲內經》、《扁鵲外經》,可惜都已失傳。

十四、 剖胸換心手術

   扁鵲的醫技高明,除了前述《史記.扁鵲列傳》所載之外,另有一則扁鵲「剖胸換心」的神奇手術,載於《列子.湯問篇》,獨特驚奇,值得一記,更值得參考:

   『公扈、趙齊嬰二人有疾,同請扁鵲求治。扁鵲治之。既同愈,謂公扈、齊嬰曰:「汝曩之所疾,自外而干腑臟者,固藥石之所已。今有偕生之疾,與體偕長。今為汝攻之,何如?」二人曰:「願先聞其驗。」扁鵲謂公扈曰:「汝志強而氣弱,故足於謀而寡於斷;齊嬰志弱而氣強,故少於慮而傷於專。若換汝之心,則均於善矣。」扁鵲遂飲二人毒酒,迷死三日,剖胸探心,易而置之,投以神藥。既悟,如初。二人辭歸。於是,公扈反齊嬰之室,而有其妻子,妻子弗識;齊嬰亦反公扈之室,有其妻子,妻子亦弗識。二室因相與訟,求辨於扁鵲,扁鵲辨其所由,訟乃已。』

   《列子》中的這小品文,新奇特殊,創意趣味十足。尤其剖胸、換心,從容操作,真是神乎其技!只是,不知真實性如何?尚待考證。同時,它所引發的家庭夫婦倫理、社會結構價值觀念,恐怕有待另作討論。

   而《列子》上也曾記載他用「毒酒迷人,剖胸探心」的故事,這是使用中藥麻醉的最早記錄,遺憾的是,具體方法已經失傳。他不僅擅長望診,而且是切脈治病的倡導者。他「獨取寸口」,對切脈很有研究,這在《難經》中作了較為詳細的論述。

   而在《史記本傳》中,中庶子曾云:

   『臣聞上古之時,醫有俞跗,治病不以湯液醴酒、鑱石撟引,案扤毒熨,一撥見病之應,因五臟之輸,乃割皮解肌,訣脈結筋,搦髓腦,揲荒爪幕,湔浣腸胃,漱滌五臟,練精易形。』

   這麼熟練的開刀手術,技能高明,即使現代,恐也自嘆不如。而在《尚書.泰誓》中,也有「刳剔孕婦」之說,以時間來說,應該是在殷商時代。

 

參考書目

林昭庚.鄢良合著《針灸醫學史》。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5年7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