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 文子

文子生平

文子思想

文子考異

文子原典

范文子生平

  范文子。 又名士燮;晉國大夫。老子弟子,與孔子並時。

  范文子喜好直言,以致父親范武子用木杖揍他,教訓他說:「說話太直爽的人,不能見容於人。既然沒有人肯接納你,你的處境就很危險,甚至還會危及父親呢!」

  晉厲公時(580-573B.C.),晉楚之爭方殷。周簡王十一年(公元前五七五年)鄭背晉與楚結盟,晉大怒。晉大夫欒武子書曰:「不可以當吾世而失諸侯。」晉乃發兵。厲公自任為將,五月渡河。

  夏六月,晉國軍隊和楚國軍隊在鄢陵相遇。士燮不想同楚軍交戰 。欲至曰:「秦、晉韓原之戰,惠公未能整軍而歸;晉、狄萁之戰,主帥先軫不能回來复命;晉、楚泌之戰,主帥父兵敗潰逃。這些都是晉國的奇恥大辱!你也見過先君這些戰事,現在我們躲避楚軍,就有增加了恥辱。」士燮說:「我們先君多次作戰是有原因的。 秦、狄、楚都是強國,如果我們不盡力,子孫后代就將被削弱。現在秦、狄二個強國已經屈服了,敵人只有一個楚國罷了。只有聖人才能做到國家內部和外部不存在憂患。 如果不是聖人,外部安宁就必定會有內部憂患。為什么不暫時放過楚國,使晉國對外保持警惕呢?」

  六月二十九日,月末的最后一天,楚軍一大早就逼近了晉軍,并擺開了陣勢。晉軍軍官感到了害怕。范戤快步走上前來說:「 把井填上,把灶鏟平,在自己軍營中擺開陣勢,把隊伍之間的行道疏通。 晉國和楚國都是天意所歸的國家,有什么可擔心的?」士燮聽了氣得拿起戈趕他出去,并說:「國家的存亡,是天意決定的,小孩子知道什么?」弈書說:「楚軍輕浮急噪,我們堅守營壘等待著,三天之后楚軍一定會撤退。他們退走時我們再出擊,必定會取得胜利。」 欲至說:「楚軍有六個弱點,我們不要放過机會:他們的兩個統帥彼此不和;楚王的親兵都是貴族子弟;鄭國軍隊雖然擺出了陣勢, 但是軍容不整;楚軍中的蠻人雖然成軍,但不能布成陣勢; 布陣不避開月末這天;他們的士兵在陣中很吵鬧,遇上交戰會更吵鬧。個人只注意自己的退路,沒有斗志,貴族子弟也并非精兵, 月末用兵又犯了天忌,我們一定能戰胜他們。」

   楚共王登上了巢車「觀望晉軍的動靜。子重派太宰伯州犁在 楚王后面陪著。」楚王問道:「晉軍正駕著兵車左右奔跑,這是怎么回事?」伯州犁回答說:「是召集軍官。」楚王說:「那些人都到中軍集合了。」伯州犁說:「這是在開會商量。」楚王說:「搭起帳幕了。」伯州犁說:「這是晉軍虔誠地向先君卜吉凶。」楚王說: 「撤去帳幕了。」伯州犁說:「快要發布命令了。」楚王說:「非常喧鬧,而且塵土飛揚起來了。」伯州犁說:「這是准備填井平灶,擺開陣勢。」楚王說:「都登上了戰車,左右兩邊的人又拿著武器下 車了。」伯州犁說:「這是听取主帥發布誓師令。」楚王問道:「要開戰了嗎?」伯州犁回答說:「還不知道。」楚王說:「又上了戰車, 左右兩邊的人又都下來了。」伯州犁說:「這是戰前向神祈禱。」伯州犁把晉侯親兵的位置告訴了楚共王。苗賁皇在晉厲公身旁,也 把楚共王親兵的位置告訴了晉厲公。晉厲公左右的將士都說:「楚國最出色的武士都在中軍,而且人數眾多,不可抵擋。」苗賁皇對晉厲公說:「楚國的精銳部隊只不過是中軍里那些楚王的親兵罷 了。請分出一些精兵來攻擊楚國的左右兩軍,再集中三軍攻打楚王的親兵,一定能把它們打得大敗。」晉厲公卜筮問吉凶,卜官說: 「大吉。得的是個「复卦,卦辭說:「南國窘迫,用箭射它的國王,射中他的眼睛。國家窘迫,國君受傷,不打敗仗還會有什么呢?」晉厲公聽從了卜官的話。   

  鄢陵之戰,晉軍大勝。軍事的勝利所帶來的卻是「君伐智而多力,怠教而重斂,大其私暱。」 於是范文子對族中宗祝說:「君驕泰而有烈,夫以德勝者猶懼失之,而況驕泰乎?君多私,今以勝歸,私必昭。昭私,難必作,吾恐及焉。凡吾宗、祝,為我祈死,先難為免。」

  同年冬,晉國難作。厲公殺三卻,而欒氏、中行氏畏誅,反弒厲公。後簡子攻之,中行昭子、范文子敗, 出奔齊國。范氏、中行氏作亂,事見左氏定十三年傳。中行文子為荀寅;而 范昭子,士吉射也。此作「中行昭子、范文子」,上下互誤,應據傳正。(《國語》〈晉語〉)

  第二年夏天,范文子卒。

  范文子父士會,在周定王十四年,會將中軍伐戎有功,獻狄俘于王室,兼為周太傳,五十年告老終養范邑,故被尊號為范武子。關於其事蹟,國語有以下記載:「范文子暮退於朝,武子曰:『何暮也?』對曰:『有秦客廋辭于朝,大夫莫之能對也,吾知三焉。』武子怒曰:『大夫非不能也,讓父兄也。爾童子而三掩人於朝,吾不在,晉國亡無日也。』擊之以杖,折其委笄。臣松之案:對秦客者,范燮也。此云范武,蓋誤也。」此處所稱說的「庚詞」 可能就是指謎語,只不過當時是由口中說出來罷了。

  其子范宣子,卒后謚宣子。

  根據范氏舊譜的記載,范武子士會共有士燮、士魴、士球三子,后來繼承他的,是長子范文子士燮。土變的早年,分經跟隨其父士會投奔秦國,在秦國住了一段時期,并且在那里生兒育女,后來,士會歸晉,他也跟著回鄉,可是他卻有一部份子孫留在秦國未走,這些子孫,并沒有改姓為范,仍然姓劉,其后建立大漢皇朝的劉邦,便是系出此支,算起來當然也是士變的后裔。

  范文子著有《文子》,劉向《七略》存九篇。《 漢書•藝文志》列其為道家。天寶元年(742),唐玄宗崇道,封文子為「通玄真人」,尊稱其書為《通玄真經》。

文子思想

  黃老為本而吸收陰陽五行思想,實為戰國晚期的時代思潮的表現,而《文子》為其先行者。

宇宙觀

  古人認為,春夏草木生長,稱為生,秋冬草木凋零,稱為殺。《文子.下德》

  文子曰「死者如可作也,吾誰与歸?」叔譽日;「其陽處父乎?」文子曰:「行并植于晉國,不沒其身,其知不足稱也。」

倫理觀

  九年傳:『范文子曰:「信以守之。」』。

  文子又說:「彈琴而保持鄉土之音,是不忘本的表現。」《左傳•成九年》

政治觀

外宁必有內憂

  范文子曰:「惟聖人能內外無患,自非聖人,非聖人外寧必內憂,古今賢達知其不能免。 盍釋楚以為外懼乎?」

  士燮所說的「外宁必有內憂」,給人的感覺似乎是只有靠不斷地進行對外戰爭,才能保証自己國內的安宁。換句話說,如果治理不好國家內部,就靠對外戰爭來轉移國內人們的視線和注意力。當國家命運的決策人當到這個地步,可以說已經到了黔驢技窮、 山窮水盡的境地。這樣的統治者不下台,還呆在權利位置上赶什么?

  同時,文子亦認為對外擴張郤治不了政治病;在晉楚鄢陵之戰勝利後(成公十六年),帶來的郤是「君伐智而多力,怠教而重斂,大其私暱。」 於是范文子對族中宗祝說:「君驕泰而有烈,夫以德勝者猶懼失之,而況驕泰乎?君多私,今以勝歸,私必昭。昭私,難必作,吾恐及焉。凡吾宗、祝,為我祈死,先難為免。」

為國亦有法乎

  春秋戰國時,晉國的國君專門培養『特殊人才』來發現盜賊,結果盜賊並未因此而絕跡,這些『特殊人才』反而有了生命之憂。『晉國苦盜,有郤雍者,能視盜之貌,察其眉睫之間而得其情。晉侯使視盜,千百無遺一焉。晉侯大喜,告趙文子曰:「吾得一人,而一國盜為盡矣,奚用多為?」文子曰:「吾君恃伺察而得盜,盜不盡矣,且郤雍必不得其死焉。」俄而群盜謀曰:「吾所窮者郤雍也。」遂共盜而殘之。晉侯聞而大駭,立召文子而告之曰:「果如子言,郤雍死矣!」』

  文子問曰:「為國亦有法乎?」老子曰: 「今夫挽車者,前呼邪●,後亦應之,此挽車勸力之歌也,雖鄭衛胡楚之音, 不若此之義也。治國有禮,不在文辯。」故「法令滋彰,盜賊多有。」法令嚴苛之時,正是盜風盛行之世。因此單純主張以嚴刑來制止盜賊的做法也非正知正見。

教育觀

  文子曰﹕「吾子學焉,何謂不知也。」

  文子亦曾曰﹕「嗚呼!今寧,是帝王為教化愚子而作。」

文子考異

  對老聃與太史儋及其著作的辨白,為梳理先秦哲學的發展脈絡提供了新的線索,也為確定其他重要人物的時代提供了新的坐標。

  竹簡《文子》殘卷所引《老子》皆見于竹簡本《老子》,說明作者尚未見到今本《老子》,而僅見到竹簡本《老子》。可見,竹簡《文子》、《老子》兩書可互証早出,加之兩書的思想相當接近,由此可推斷竹簡《文子》應出自春秋末年的文子﹔文子確為老聃弟子,《漢書□藝文志》所載"老子弟子,與孔子同時"是正確的。早有人指出,《文子》中的平王為楚平王,此書并非偽書,故《漢書•藝文志》以為《文子》中的平王為周平王,從而懷疑此書「似依托者也」則是錯誤的。今本《文子》由于所引《老子》之語有許多不見于簡本而僅見于今本,故應晚于太史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