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家 三略

作者──佚名

內容

考證簡述

特點∼領導學之先秦版本

作者──佚名
  儘管《三略》曾被宋神宗下詔頒定為《武經七書》之一,但至今仍未能確定誰是三略的作者。最廣為流傳的說法是黃石公,但他只是一位出現在傳說中的人物,難以證實真偽。而他最為「著名」的事跡,是與漢高袓劉邦的智囊-張良一見如故,贈與《太公兵法》給張良,促成他助劉邦建立漢朝大業。

考證簡述
  ∼究竟出自何處?經誰之手?
  與其作者生平一樣,此事眾說紛紜,每項說法也有其弱點,無法證實誰是誰非。有人認為《三略》就是黃石公贈與張良的《太公兵法》,但這只是一個民間說,不採信。司馬遷雖在《史記。留侯。世家》記述此事,但也對此表示懷疑:「學者多言無鬼神,然言有物。至如留侯所見老父予書,亦可怪也。」
  另一個說法是托名。古代很多兵書都以假托於黃石公。托名是社會上的一種風氣,卻之後也難以尋找到真正的作者,只能憑其文章之特點來推而論之。即使該傳說真有其事,也未必就是《太公兵法》等於《三略》。
  還有根據《漢書。藝文志》--中國最早之國家書目-的記載,漢初張良,韓信曾負責全面整理兵書,冊取要用,成三十五家,但不包括《三略》,這便說明漢初根本沒有《三略》存在;不過,由於考古發現漢墓中出土古籍有一些未曾收入《漢書。藝文志》中,所以這一說法又未能完全成立。
  人們談起此書,常以首個說法為準,因為它是最早見於記載,如《後漢書》。另外,書中記載的歷史形勢,正與秦代「秦史其鹿,天下其逐之」的群雄逐鹿時勢。所以,我有以下結論;《三略》至少成法漢代,或更早,我便將之歸入先秦兵家,且見參考對照之效。

內容
  ∼所談何事?
  《三略》,主要從統冶者或用領袖較合適的角度,去探討其與屬下及百姓之關係,從而提出冶國冶軍的主張。雖然作者在《中略》中說明各略之大綱,但始終沒有一個嚴密的論述系統。現在我根據其本書內容分四大重點說明。
  俗說云:「欲正人,先正己。」這是統冶者首要辦卻常被忽略的事。《三略》在這個問題上與儒學提倡的「修身,齊家,冶國,平天下」是一致的,領袖先要做好自己,才能有感召力地要求別人從己,這是首要的要求。怎樣做到「正己」呢?作者提出領袖要「能清,能靜,能平能整」,即有相應的氣度;並且要「能知國俗,能團山川,能去險難,能制軍機」,擁有相應的學問,其實這正是孔明所提倡「為將者,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三略》接著便正反對比出,「舍己而教人逆者,正己而化人者順」,若其身不正,便會使人民反叛;反之,則百姓順從。其關鍵在於領袖是否有德行,並百姓受惠。引申到冶軍,將領要「以身先人」,先與士卒同甘共苦,掃除階級障礙,借《軍讖》之語是「軍井未還,將不言渴;軍幕未辦,將不言倦;軍黿未炊,將不言飢;冬不服裘,夏不操扇,雨不張蓋,是謂將禮」;自己更要負起責任,卻也不忘部下功勞,這才是統禦之道。
  進一步便是得人心。重點在於「與眾同好靡不成,與眾同靡不傾。冶國安家,得人也;亡國破家,先人也。」這也與儒家之「行仁政」相同,能久掌握人心所向,國家才能長久。作者繼而好的政冶,分為「賢人」與「圣人」之政;前者為「降人以心」,以其德行感化世人,生活方式,生活環境等,一切感到滿意,正是永保安定之策。在這政冶思想之主導下,再推展至軍事動上,作者因天下之心喜好安定,提出「制人以道,降心服志」,苦問題這樣還解決不了,用兵才是最後解決的方法,非不得已而用之;還要建立相當基礎,即富國才可談軍事建設;反之,後困堪虞。就現在來說,富強如美國額外增兵去波斯灣,如加派航艦戰鬥群,也要動用額外預算,這還未計算倘苦衝突爆發。所遞增的各項作戰費用;可見用兵費之浩大。

四,特點∼領導學之先秦版本
《三略》主要探討領袖與國家和百姓的關係;從由上而下之冶術方面為著眼點,論述如何可以得天下,保天下;由於對人性與國家有深入的体會。《三略》到現在仍具有參考價值。作者若是生於現代,必是位領導學家,在商業社會中定有一番作為。《三略》可說與當今的領導學有異曲同工之妙。
但它仍難免有些缺點。首先是篇章散亂,欠缺論述系統。儘管《中略》對各略主旨有以下敘述:「《上略》設禮賞,別姦雄,著成敗。《中略》差德行,審機變。《下略》陳道德,察安危明賊賢之咎」,但看完此書後,卻賞得這些東西散見各略,不甚明顯,令人有難以吸收之感。兼且本書雖有詳述賢姦之特性,國家興亡之徵。卻沒去探討一些技術細節,如怎去辨奸,怎去領軍怍戰,禸容上,不夠全面。或許,這只是作著作之一部份,其他的只是散佚了,不知去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