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之堅,弗敢闕

稍稍對中國的歷史、文學、或是軍事有些許認識的人,一談起中國古代兵書,腦海好可能即時閃過一個,只此一個念頭一《孫子兵法》。甚至走到外國問問他們的議學眾,他們也會有相同的答案。為何這部經歷過二千五百年歷史洗禮的兵書仍會流傳下來呢?為何不是《太公兵法》、《三略》、《吳起兵法》、《尉繚子兵法》會今世人下深刻印象?為何它是中國古代兵學之代表?為何它是研究軍事之人必讀之經典?且看下文!

生平~~先天之傳,後天之勤,乃成大器→孫武

考證 及 注釋

孫子兵法之內容~~從博殺而得來,歷千古而不衰之智慧

總結

生平~~先天之傳,後天之勤,乃成大器→孫武

孫子,名武,字長卿。先世為陳國貴族,也是虞帝舜之後。到了春秋時代,陳國內亂,其曾袓父陳元出走到齊國,受桓公起用,改姓田;其子田書〈釐子乞〉事齊景公姻伐莒有功而被賜姓孫。孫武正是田雪之孫。追其先世他與後來篡齊的田和是同源於一系。

基於袓上這個環境,孫子不多不少會受到其影響。對社會變動的體察較敏銳深刻,體會到民心之重要,對國家及軍事的影響。自然,家族的軍事背景對於他研究及總結軍事理論提供一個很深厚之條件。

好境不常,孫武青壯年時,齊國的田氏聯合鮑氏與國惠子(陳氏)為敵,政冶鬥爭不斷,孫武的家族正與田氏同系,為弓避免捲入這個旋渦,他到了南方的吳國隱居。是為公元前五三二年。

此後二十年間,孫武一直隱居在吳國都城姑蘇附近,將其大半生之青春專注著書立說,他全面深入地研究軍事與國家的關係,及冶軍用兵名方面的要點將自己的相關經驗分析、歸納,而成為《孫子十三篇》。另外,這段時間他也遇到由楚國來避難的伍子胥,彼此成為好朋友。及後伍子胥為吳王闔闓之行人(外交大臣)。

吳王欲圖爭霸,唯欠良將,伍子胥深知孫武的軍事才能,便向吳王七次舉薦孫武。終於,於公元前五一二年,獲吳王晉見。他以新穎獨到的見解,出色的論說技巧打動了吳王,被任命為將軍。

不過,吳王想證明孫武十三篇可行與否,便給予孫武四十命妃嬪宮女,以之練兵。孫子以王之寵姬二人為左右隊長,要支她們嚴守號令,但她們郤覺得好奇,不以此為一回事。兩次發號令,也只換來笑聲罷了。孫子立令斬左右隊長,吳王立明阻止,但孫武云:「臣既已受為將,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二姬斬是斬了,郤為吳國帶來了強兵,在於其勵行軍令,以整體利益為前提出!

吳王採孫子充實後勤的方針,為吳國養精蓄銳,然後再以疲楚、埋楚的方法,削弱其實力。發動攻勢時,「攻其不備,出其不意」,以唐、蔡二國迂迴進攻,五戰入楚都郢,是為「西破強楚」。另外,他的理論使吳國北威齊晉,奠霸主之基石。不過,他的事蹟記也到此為止,令人耐人尋味。也許,英雄自有歸處!


二,考證 及 注釋

相對於其他兵法,《孫子兵法》較幸運,歷史較多人珍藏、保存,或者校釋。韓非有云:「境內皆言兵,藏孫吳之書者家有之。」而史家司馬遷也有此言語:「也俗所稱師旅,皆道孫子十三篇」《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從這兩位偉大作家之言語,可見孫之書受珍重的程度。

到了漢未,善軍事與謀略的曹操為第一位注釋《孫子兵法》的人,且寫弓序言,開了為十三篇校注的先河。自此,由六朝至南宋,共有十家加入為《孫子》作注的行列,合稱《十一家注孫子》;這些是最為著名的,還未包括其他沒那麼著名的注本,研究著作,由孫子之世到近代,過五百餘部,存在的也有四百二十部。現代研究的人更多不勝數,不論國藉、意識形態甚至非軍事目的,大有人在。

在1972年,考古學家在山東銀雀山漢墓發現了《孫子兵法》竹簡,這對研究孫子的工作有著重大的意義。相對經過後世作者校譯的版本,這版本顥得更「原汁原味」,經過後人的注解後,加上散佚,《孫子》的本來面貌可能已經面目全非了。不過,由於該竹簡甚為殘缺,因而現今仍以傳世的版本為準。

不過,遲至北宋,《孫子》才被立為官學。宋神宗元豐三年(西元1080年),神宗下詔頒定,將《孫子》與《吳子》、《六韜》、《司馬法》、《尉繚子》及《李旦公問對》定為《武經七書》,以孫子為首,為武學必讀之書;而南宋時,更以之作為選將的必考內容。及後代之軍事將領,無不以《孫子》指導戰爭,誠如明芧元儀的話:「後孫子者,不能遺《孫子》。」

及至現代,不論中外,皆有學者研究《孫子》。毛澤東十分重它,以它來研究軍事策略;美軍軍不多不少以其思想來改革軍隊,促「沙漠風暴」之勝利。而非軍事用途上,如商業、領導、投資等,不少作者以此為發揮等等,其發展相當廣泛。


三,孫子兵法之內容~~

從博殺而得來,歷千古而不衰之智慧

孫子十三篇兵法,是失國自古以來首部全面及有系統地論述軍事的事門著作(或許有些啟迪孫子的佳作,如《軍政》、《兵法》等,因而教佚,不能給後人窺個究竟)。它也是正式開啟了專業軍事論著、研究的先河。俗語有云:「萬事起頭難。」但孫子起了這個「難起之頭」,其智慧及地位不用多談。既然是這麼有價值﹝不是因它是古董或是現代精美包裝下所產生的價錢),那我們看看其內容是何方神聖吧!

孫子兵法,凡十三篇,為《計篇》、《作戰》、《謀攻》、《形篇》、《勢篇》、《虛實》(一作《實虛》)、《軍事》、《九變》、《行軍》、《地形》、《九地》、《火攻》及《用間》。書中從國家與戰爭的關係,由上而下,即統冶者或軍事領袖的角度,去探討上至國家總體戰略,下至軍隊戰術運動,十分全面且詳細。以後我國兵書之作者,皆以此為摸階。

不過,我想先敘述一下甚麼是「戰略」,甚麼是「戰術」,以及兩者之間的關係。

簡單來說,戰略,就是國家作戰的整體綱領。這是一個宏觀性視野的產物。它的制訂,確定了國家的軍事目標,然後是軍事建設的整體取向。在制訂戰略時,會有長遠的目標及規劃,重要性可想而知。

戰術,即是實行戰略的作戰方法,範圍可非常廣泛,上至軍團級或整支艦隊的部署位置、任務,下至一小隊或單機對抗的戰法也包括在內。相對戰略來說,戰術的目標較短期,且任何戰術都屬於戰略的一環,所有戰術活動必須服從於戰略,務求達到戰略目標。好明顯,我們可以從中看清兩者之關係:戰略是「本」戰術是「未」,既是同一梱樹,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戰略是發明家,而戰術則是那發明家的工具,幫助他「發明」(達到其目的),缺一不可。而兩者也會隨著時勢而變化,以下我舉一實例來說明。

從泠戰以來,除了一些地區性衝突外,美國海軍一直將戰略重心放在大洋作戰上,原因是要在海上阻絕前蘇聯海軍的核動力潛艇,維持美國之海上優勢。因此,美國海軍所建之船艦,船艦所配備的裝備,皆以為海洋戰略思想為指導,噸位較過去龐大(如驅逐艦由二戰的三千多噸升到八十年代的八千噸!),抗浪性適航性佳,長航程,及大力發展反潛技術(率先配備反潛直昇機,改建攻擊航艦為反潛航艦等);而艦長們的操艦技巧也以在大海中的為主,近岸為次。但地區性的威脅郤增加,諸如中東、巴爾幹半島等地區性紛亂。於是,「海洋戰略」被支援陸地部隊及空軍部隊的「從海上來」近岸戰略所取代。自然,海軍的技術發展又換了新的一頁,戰斧巡航導彈攻陸型增產,甚至將大部份的反艦形改裝成前者;海軍戰機更著重對地攻擊,連以空戰性能聞名的F-14雄貓式戰機也加強其對地攻擊能力等等,都是其服從海軍戰略思想轉變的反映。
你看,他們在科索沃及伊拉克「沙漠之狐」攻擊行動中所發揮之戰力,便是很好之證明。

說了那麼久,是想大家明白戰略及戰術的意義及相互關係,對了解孫子思想有很大的幫助。孫子是個很有邏輯思維[的人,其《孫子兵法》之系統性,古之中國頗罕見。他的邏輯辯證,最基本的就是戰略及戰術,左右了他整個思想。

 

一,《計篇》孫子之戰略觀,在於《計篇》(又名《始計》)。這篇主要從戰略高度研究戰爭的本質,將帥任選資格及戰爭實踐的特質。先說明戰爭是什麼(what),是「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 ,不可不察也。」指出戰爭關乎國家命運,不能疏忽。根著便提出五項關乎戰略抉 策的五項大事,即道路(政冶)、天時、地利、將帥及法制,進而提出「經之以五事,較之以計,以索其情」,以此五事作為規劃戰略之根源。隨後,又提出了七個問題:「主孰有道?將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眾孰強?士卒熟練?賞罰孰明」是為「七計」,關於戰略決策的七個問題。因為本篇是戰略篇,所以僅從戰略角度探討其參與戰略決策的意義,郤也是為後篇的敘述提出了基礎。

第二個重點是孫子在《計篇》討論了將帥應具備的五項特質:「將者,智、信、仁、勇、嚴也。及其冶軍工具-法。「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他強調將帥首要具備智,即智慧,才 能以戰略家身份參與戰爭活動,再而行適合的戰術配合戰略目標。他們需要具備政冶、軍事的優異頭腦及優秀的人格品德,才能有遠見地把握戰爭發展趨勢,且準確清醒地判斷形勢,作出當機立斷的決策。他要權衡利害,分辨是非,及集合各方不同意見,据長而補短,作出有效之法定。那如何使他們能實踐其決策呢,就要其他四項人非擔保了。信者,即威信,源於權力與智慧,加以人格道德而成,須「言必信,行必果」,確立公信而令部下執行將令;仁,即儒家主張之「仁、愛」,在軍中就是愛兵,給予他們應有地位(因其功勞),與其同甘苦,使其願意為之效力哉死;勇,是凶德,在危難中表現出之膽色,不但在武力,決策也是,(精神上與物質上)。威,即威嚴,是指將帥應具有令出即行,令全體將士肅然起敬的形象。

將帥除了要具備上述人格要求外,還要有法制配合,才能冶軍。將帥可能有參與軍法擬制,也是法的執行者。法,即軍事制度,組織結構,包括軍隊編制,信號規定,軍事開支,後勤及軍規/軍法等等。有良好的制度,是作戰的一大準備,事半而功倍,反之,則危及國家的命運。制執行時,需有尺制,以軍事為据,才能使三軍信服。這正與《六韜》所說「殺一人而三軍震者殺之;賞一人而萬人悅者賞之。殺貴士,賞貴小。」意思是在法制下,賞要分明,不要因那地位高低、官職大小而不去殺,不去賞,要根據法制及其戰功。這樣將才能立威。

第三點,就是戰爭的才質。「兵者,詭道也。軍事活動充滿了詭詐之機變、計謀。因為戰爭不單止是軍事力量對比更是政冶、經濟、文化等之決鬥,鬥力而追個道理。他還提出了十二種詭道之法,「能而了之不能」,「用而了不用」,「過而小之遠」,「遠而示之近」是惑敵之法;「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攘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八種為「因勢利導」,使敵方中計之法。雖然詐術不能有絕對準確的模型為依據,但孫子之分析,仍有其客觀的參考價值。

或許大家有一個疑問;孫子為何那麼強調人呢?(在首篇已說明將帥之品質及作用)古代中國,迷信之風很盛氣,古代王公出征前,須占問吉凶,但据孫子的觀察發現,戰爭勝敗與鬼神沒有必然關係,總結其經驗,他認為人在戰爭的決策佔用才是最要緊的。以後,他會有各章說明他的唯物辯證觀。其實,這是兵家重事理依據,實事求事的精神之反映。


二,《作戰篇》

《作戰篇》主要是從經濟角度談國家作戰的條件,是後勤之論著。孫子點名戰爭對經濟的依據,從而帶出其論點:物質齊備,方可舉師。既然要準備眾多物資,必然關乎國民經濟,從而推論出「甲兵之本,在於國民」;勞師而眾,對生產所造成的損害難以估計,若戰爭速勝,就能避免痛苦的消耗戰。正所謂「兵貴勝,不貴久」。

孫子是最早將後勤論系統化、完善化,他能準確指出後勤與國家、百姓的關係,及戰鬥之援軍等。何謂後勤呢?是指運用人力、物力、財力、設施及技術手段,保障其對象(指前線)從事各項工作的順利進行。這些工作大多要要在戰前完成的。各種裝備的準備,要日費四金,十萬之師舉兵。」這樣國家不能久戰,「故兵聞拙速,豐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國利者,未之有也。」

維持物資,糧食供應為國家之重擔,影響廣大百姓,往返運糧,除了消耗本國資源外,更胎誤戰機,限制軍隊機動。所以孫子提出「賢將務食於敵」,及其效果「食敵一鐘,當吾二十種」。

但是戰爭一日繼續,這也意味著民眾一日消耗,所以孫子主張速戰「兵貴勝,不貴久」。除了後勤的考慮外,更是戰機掌握的要誤,錯過即戰敗,抓緊會勝利。時機一失,容易形成曠日持久的局面,對雙方而言,皆吃不消 。

一次大戰是最為明顯的戰例。德軍不能發動持續而有力之攻勢,使馬思河戰役失敗,西線局勢僵持下來(即所謂靜態戰爭),持續四年塹壕戰,雙方付出了重大的傷亡,郤未能打開僵局;不僅如此,當時的兵器已經是熱兵器,且日漸成熟,彈種的數量及其需要已大增,結果是後勤負擔太重,最後拖垮了雙方的經濟,致使英、法、德等歐洲國家無復當年之勇,從些衰落。他們近百年之「帝國功業」,只是四年大戰使之盡喪,證明孫子之理論仍適用於現代社會。


 

三,謀略

完成後勤準備,就是《謀略》。這是一篇謀策論,由戰略出發,至戰術性的謀略及預測的科學。謀策對於作戰是十分重要的,正所謂「謀定而後動」。謀策按現代的觀點,是作戰計劃。古代之軍事研究將之分為九類:謀變及奇謀。孫子將在後文分散敘述它們的用,而在本篇,則集中在謀略的策略及將帥在謀略中的功用。

孫子認為,用兵之法由代謀策略所決定。他提出「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己。」最傑出的將帥或國家領導人應用政冶謀略勝敵人,代為現實,即是降服整個敵國為上,要出兵作戰,佔領敵土,己是次一等的利。這可說是孫子追求的最理想戰爭結果,避免了大規模之流血;正如現代戰爭的阻嚇,理論,阻嚇基於良好的戰略,因而令對手不敢輕舉妄動。其次是「代交」。並不是每次的「政冶謀略」能阻嚇敵人,當雙方實力相差不遠時,為了弧立敵人,外交手段常為各國之政策。古代春秋時,名相管仲的睦鄰政策才能使齊國桓公順利稱霸。現代外交己成為國家常規接觸的行為,一次大戰之同盟制度就是這種情況下的產物。連外交手段也弄不妥,那就要訴諸戰爭,其實戰爭也是一種武力的外交形式。現代美國的全球戰略,就將這四點相互為用,前三者是「交事」取勝,後二者為「武備」成功。通常阻礙美國國家利益的第三世界國家,美國都會先以「伐謀」(經常性戰備)及「伐交」(聯合他國制裁之)為對策,再以武力展示(如派航艦戰鬥群前往附近水域),以過其阻嚇作用;若果不行,才以武力解決。靈活運用,才是真正之上者。

在謀策決策的中,將帥起決定性作用。要知道將帥之任命及其智慧關係的國家興亡。一支精銳的部隊在平庸的將帥指揮下,連能不能立於不敗都成問題,正如二戰德國裝甲兵,為當世之一流勁旅可是在希特勒及其寵臣們之不當運用下,消耗於各個戰場上,種下戰敗之禍根,反之,即使部隊平庸,也能在良將之領導下創造奇蹟。1943年北非戰役,缺乏作戰經驗的美軍在名將巴頓之領導下,徹底擊潰德軍,就是這個道理。本篇以此為基礎,去研究將帥的決策,指揮才華及職能。孫子提出「知己」為指揮最高原則,把握失軍之情況為決策的首要資料;進而「知彼」,確實去把握敵方情況,加以比較,權衡,才能「百戰不殆」。若不知敵彼,會萬軍隊受縳,增加疑團,不知戰略目標,也就不知怎打。因此,將帥具備決斷力,勇敢精神,沉著泠靜及知己知彼的素質與否,成了作戰的關鍵。最後,孫子提出了五項有助他們預測戰局的方法:「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識眾、寡之用;上下同儲,以虞(逸)待不虞及將能而君不御,皆可節」。這具體地幫助了將帥的謀策。雖然現代科技及軍隊組成已和當時不盡相同,但其理論仍有參考價值。


四,形篇

《形篇第四》,是孫子的攻守形式論,基於戰爭的勝負觀,研究了戰爭中條件轉換應用及軍事運等理論。前述數篇的敘述仍是在戰略層面,而這篇,則開始從戰略過渡戰術層面,有比較具體的敘述。

孫子認為,若果「伐謀」與「伐交」不成,真的要訴諸武力時,把握勝利機會成了戰勝之首要條件。他提出「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即是說,首先要創造不被敵人戰勝的條件,待時而動,戰勝敵人(等待機會)。換句話說,在戰爭中,必須保存實力,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既後透過《謀策篇》中的預測戰機,不能盲目地拼命。

根據孫子提出他的攻守理論。這可是戰爭形式學的一個雛型。戰爭形式主要畏現在於戰鬥形式上,主要分為攻、守兩種。攻守的基礎主要在於軍事實力上。孫子云:「守的不足,攻則有餘。」當主決策攻,抑或守時,必須以己方軍事實力多寡為考慮,有一定的軍事實力(通常是局部優勢,如「曼期坦計劃」德軍突破阿頓區),,可以採攻勢;反之,就要守勢。

進攻不是隨意可為的,先前說過,必須基於充實的實力基礎上,才可進攻,且要把握時機,依時而動。進攻時要有備無患,在進攻中,必會出現防禦,以便能夠看清進攻之缺點,對此有所準備。攻與守是相輔相成的,為了防備敵人的反擊,攻方在攻擊時的側翼,以步兵伴隨掩護,使戰線更堅固。而進攻的運動原則就在於出其不意,能夠突擊敵人,使之驚懼、混亂,就能輕於取勝,正如孫子云:「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善守者,藏於九之下」,可知把握時機之重要性。此外,保持主動及連續成為了進攻之戰術。根據上文所說,由此推論出主動常在先發制人,能收出其不意之效果,並掌握時機打跨對手;而當我方實力足夠時,持續有效的進攻,可使對方沒法得喘息的空間,因而手忙腳亂,使己方可以順利達到戰略上的目標。二戰時期每大規模戰役都會出現的主旨-裝甲部隊--就是為達到此理論之下的產物,它以其重武裝而高機動來爭取主動及進攻的持續性;而空降部隊則是裝甲兵之先鋒,制造敵後混亂之空襲,使地面部隊能加快速度挺進,擴張戰果。

但是,勢力不足時,就要採取守勢了。好的防守,如孫子言:「善守者,藏在九地之下」,令敵人無法一窺己方防守的究竟,敵人不知我軍情況,容易失誤,我方便可把握機會,爭取勝利。

既然孫子說要保存實力,那即是說先要住守勢才可以謀取進攻,故此,「守」是十分重要的。「守」之目的,就是要擊敗對方之進攻,所以守戰之法,其實從攻戰中產生。

孫子云:「以不敗而求勝。」這戰略指導可引申廣泛之準備功夫。所以,常規性的軍隊便構成防禦體系的基礎。這樣才可以創造勝利條件,爭取全勝。孫子在以後的虛實等篇,會較詳細談到守戰之法。

那用什麼來判斷攻與守之採用呢?這正是軍事運籌學的範疇。先令自己立於不敗之地,而不失敵之敗」為指導原則。除了在計篇作戰談過的政經準備外,還有這篇所談的五項。孫子云:「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數、四曰稱、五曰勝。」這個是軍事判斷的過程。根據「地」上而生的幾種數據量度,是為國家(戰場)的土地面積,地形特徵,再估量人口,兵員,從而知地產,物質,再權衡軍事實力,最後綜合判斷孫子《計篇》的「廟算」之重要性。正所謂:「多算勝,少算不勝,況於天算乎?」


五,勢與虛實

在將帥決策,運籌過後,就要實施作戰,將帥的指揮成了作戰中的主宰。孫子的勢篇就是討論冶軍指揮之原則,帶出孫子的「任勢論」;而虛實篇則通篇名稱由「任勢論」為主之戰法,深化,任勢這個戰略思想。

軍是指揮是決策戰爭勝負的主要內容。先說冶軍指揮的原則。孫子說:「凡冶眾如寡,分數是世。門眾如門寡,形名是也。」無論軍隊人數的多寡,但由於其組織上的建制,管理規律是有一定法則的。所以,「法」在軍事制度上佔著重要地位。當然,法的涵義在制度。而這裡要說「形名」,是軍制中的指揮工具,指示戰場指揮將士的功能及作用;通過這個全軍公認遵從的信號,全軍就會合而為一,行動一致。如古代的「聞鼓則進,鳴金則止。」統一指揮,加以奇正相輔,是勝利之保證。什麼是奇正呢?孫子曰:「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故善出奇者,無窮於天地,不竭如江河」正即正面交鋒,奇是出奇制勝,這麼戰術常規郤以萬千種變化示現於人們眼前,令人難以捉摸。但是這種變化是基於戰場上的不同客觀環境而成的,所以若果將領能掌握其規律,就能通往勝利之門。「任勢論」的主旨,就在於掌握形勢。

什麼是「勢」呢?勢是指將領利用地形、時機的特點所製造的鼓舞士氣,振發軍威的形勢,能激發它,是獲得勝利的先導 。孫子認為「勢」並非純物質條件或精神的,而是以物質環境為基
礎而造出的軍隊聲威。孫子於是指出順勢而冶,即利用有利的形勢,實際運用時是我方獲得爭取勝利的條件,實際運用時是使「詐術」,順勢而導,以靜待動,力求對情況有足夠的了解和應付自如;正如孫子曰:「故善動敵者,形之,敵必從之,予之,敵必取之。以利動之,以卒待之。」而指揮官能做到這樣準確的審度時勢,就是「任勢」了。

但是,怎樣才可以達到這個境界呢,孫子就在虛實篇中說明了。既然要「任勢」,那我方就要掌握「主動權」。孫子曰:「故善戰者,致人而不致於人。」高明的將帥不會被人「調動」而是自己去「調動」敵人,即是在戰場上能左右敵人,使之陷入困境,這正是己方爭取勝利的條件。孫子他具體地提出兩種方法:「能使敵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敵人不得至者,害之也」前者為利誘,使其中下我方圈套;後者為脅迫,使對手不得己陷入困境,而別無選擇。這樣,我方便取得主動權,無論我軍處於優勝與否,皆能以此爭取最後勝利;另外,為了保持主動性,戰場上經常要採取攻勢,加以「避實擊虛」,以令敵人喘不過氣,不知所措。二次大戰中德軍偉大指揮官隆美爾元帥在1942年初之北非一連串戰役中,儘管面對著數量為己方數倍的英軍,但他善於運用機動,有時為了「兵貴神速」而放棄後勤故慮,迂迴直取英軍重鎮土布魯克;那裡需有三萬五千守軍,但因德軍來得太突然,使英軍不知所措,最後悉數投降,使隆美爾勝了一場輝煌勝利。

但乘虛還乘虛,應怎樣去做呢?孫子提出了示形之法,這是關於我方軍事行動,隱藏或暴露於敵人的一種戰術運用,是現代軍事偵察科學之基礎。我方軍事行動公開與否,還是取決實際情況。孫子曰:「形兵之極,至於無形:無形,則深間不能窺,智者不能謀。」我方的軍事活動應儘量保密,令敵人無從知曉,以致無計可施。他提出了三種方法,為一,無形論,即全面封鎖消息,以收奇襲之效;二,示形誘敵,特意外露一些珠絲馬跡,挑動,以此知悉敵人動向及真實情況。三,示形於無窮。即將以上兩點不停使用,不停變化,令對方無從入手,從而不能乘虛;而主動權仍在我方,且時機優勢俱在,勝利可說指日可待。

既然用兵能「示形而無窮」,也就像水般變化不定,就是用兵之規律。他說:「夫兵形像水,水之形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敵而制勝。」他以兵比喻做水,用兵像水有固定之趨勢,要避實擊虛,正如水向低流一樣;而用兵也沒有固定規則,要因敵情而變化,作出應變,也正如水會因地形改變其流動形狀;揭示了指揮作戰應有之靈活性。但是,無論戰術怎樣變心,其最後勝利的目的要明確且如一。反之,就如美國介入越戰,變成了無止境的消耗,因為當政者也不知道究竟他們是消滅北越還是為南越作出抵抗越共及北越夾共的援助,抑或只是測試武器裝備的實力罷了。


六,軍事為本,九變行軍,地形九地為輔

終統到了全面實踐的戰術階段了。這數篇是探討了作戰實質遇到的問題及各種應變之策。軍爭篇是實踐《勢篇》、《虛實篇》的主動運兵主張,而九變、行軍、地形、九地四篇則分別從戰術機動,偵察科學,軍事地理數方面作補充,屬專題論述。

《軍爭篇》是孫子以冶敵術為中心,提出了軍事的總體原則--「以詐立,以利動」。研究了軍爭的目的,行原則模式,信號傳送及戰術之原則與方法。

軍爭是什麼?在於爭取戰場上之主導權。即,所受後勤、外交、政冶、地理環境等因素的制約。所以,上述因述要得到保障後,才使得將帥能爭取戰爭之主動權。

而軍爭的目的又是什麼呢?正如去勞塞維茨的話:「理智是軍事行動的基礎。」「詐」則是最高層次的軍事理智之一。「兵以詐立,以利動。」點明軍事的目的技巧及目的,技巧在於將帥必須以奇正變化之術,用「詐」來戰勝敵人;而目的就在為我方爭取最大利益,有利則行,不利則止。「分合應什,隨機而動」是其行動原則。軍隊行動的模式分為六種。一,急行時「其疾如風。二,舒緩時「其徐如抹」。三,攻擊時「侵掠如火」四,堅守時「不動如山」五,隱蔽時「難知如隱」六,出動時「動如雷震」,可說是孫子軍事上原則之反映。當然,使用時必須配合得直,才算有效,這就在於軍爭行動之原則--「懸機而動」,權衡環境情況,隨機應變
。而協同將士的行動就要靠事先約定好的通訊工具(信號),因古代沒有精密之遠程通訊儀器。綜合以上幾點才是完整,健全而靈活的指揮系統。

但是,軍爭之勝利還須借助正確的指揮及鼓舞士氣。正所謂「三軍可奇氣,將可在其心」。士氣對於戰爭勝敗有著重要之關鍵。因士氣是戰爭必備之勇敢精神。士氣高漲而令士兵之戰鬥意志得到全面發揮,戰鬥力倍增,因而爭取最後勝利。而利用敵人士氣衰竭的態勢,以求軍事勝利,這就是將帥更精彩的指揮之術。像齊魯長勺之戰中,魯國軍事家曹劌巧妙地令齊人三次擊鼓出戰,乙方才一 鼓再氣,以致齊軍士氣盡失,因而戰敗,便是戰史上的一絕。

而孫子基於軍則原則,也提出了八項戰爭之基本戰術。一,「高陵勿向」,不要仰攻敵人佔領之高地;二,「背丘勿逆」,不要正面攻擊背靠高地之敵人;三,「佯北勿從」不要追擊詐敗的敵人;四,「銳辛勿攻」,不要攻打士氣旺盛的敵人;六,「歸師勿遏」,對於向本國撤退的敵人,不要阻止;七,「圍師必關」,包圍敵人時,留一缺口;八,「窮寇勿迫(追)」,不要「趕狗入窮巷」,壓迫處於絕境的敵人。


討論原則過後,就是實制運用。先說探討戰術機動的《九變篇》。

這是《軍爭篇》時戰術原則,分類及實地戰術的延伸,再而帶出對將帥素質之要求。孫子在此篇中,說明了九種戰術,即九種不同的作戰環境下之戰法。其一是「圮地無舍」。「圮地」是沼澤地區,不利軍隊機動,所以不能設營;其二是「衡地合交」,佔領四通八達的交通要點,時外交、戰略有著重要意義。其三是「絕地無留」。軍隊不能在缺水缺糧的地區設防,否則後勤問題十分令人頭痛。其四「圍地則謀」,要攻取易守難攻的戰區,如盆地,就要「預設奇謀,使敵人不我患」,三國時鄧艾愉渡陰平,攻入成都滅蜀,正是一例。其五「死地而戰」。當我軍被迫進入「前無退路,後有追兵」之死地,便要在勇作戰,以死求生。韓信的「背水一戰」正合此道理。其六,「途有所不由」,要心伏兵不要未經偵察就盲目前進,需顧及交通運輸。其七,「軍有所不擊」,為了達致戰爭整體目標,必須選擇性攻打敵人部隊,避免不必要之時間、物資和人力[的消耗。其八,「城有所不攻」,道理同上,從戰略目標考慮,選取戰略要點攻取,不要見城就攻。其九,地有所不爭,不要正面強攻別人有巨大設防之區域,要按戰略價值來奪地,不要盲目擴張,忘郤甚至違反戰略目標。德軍,老實說,若將略目標集中攻取莫斯科-蘇聯的政、經、交通中心,蘇聯可能會在1941年冬季己瓦解,而不是德軍負出嚴重損失,
換來了年多的拉据戰,讓蘇軍攻入柏林,豎起其國旗於國會(Reichstag),希特勒等高層正正違反後三個戰術,以致慘敗。

從我舉的例子可知,戰術是有了,能否正確運用還是決策者/將帥的素質所影響。孫子提出將帥之五危,皆可引致危機。要知道,將帥個人素質的缺陷可使時機、形勢失去,繼而戰敗。首危為「必死,可殺」。只知拼死蠻幹的人,好可能被殺,再而全軍覆沒。次危為「必生,可虜」。將帥若是貪生怕死,失去軍人應有之勇氣,可能淪為俘虜;三危:「急速,可悔」。急性子的將帥,內可使分化,分崩離析,外會中敵人之計,因而戰敗;四危,「廉潔,可辱」。將帥過份愛其名聲,氣量之狹小,不甘受辱,容易為敵造謠,干擾其軍心及中策;五危:「愛民,可消」。因為太過愛民,而貽誤戰機,被敵人消耗實力。作為將帥,不可不鑑。作為人,也一樣。


有戰術以後,也要有偵察之配合,才能作戰;這也是《行軍篇》要旨。它主要研究古代行軍作戰時的指揮與偵察活動的規律。

首先,孫子以地形為偵察中心論述本篇。行軍作戰首先要從判斷情出發,而研究敵情則以須先從地形研究出發,因應不同地形而衍生出個別的作戰方案。孔子將地形分了四大類:其一為山地戰。「絕山依谷,視生處高,故隆天登」。其二為河川作戰。「絕水必遠水,客絕水而來,勿迎之於水,內令半濟而擊之,利;欲戰者,無附於水而迎客;視其處高,無迎水流,此處水上之軍也。」其三為鹽鹹沼澤作戰,「絕斥澤,惟亟去無紹,若交軍於斥澤之中,必依水草而背眾材,此處斥澤之軍也。」最後是平原作戰,「平陸處易而右背高,前死後生,此處平陸之軍也。這四種地利不同的戰術,肯定了「兵之利,地之助也」的地理因素價值。地利影響著軍隊後勤供給,攻守利弊。軍隊駐紮於高風向阻處為佳,便於兵士生活,後勤供給;而對守利弊方面,地形可以決策攻守策略以制敵取勝。


地形的優勢掌握後,就要偵察敵人舉動,以便我軍能利用地形作出對策。知敵情的方法可分為兩類:一為間諜搜集情報,在最後的《用間》篇會詳細論述;二為觀察環境變化,從而掌握敵情。本篇對偵察術的論述也在這裡。孫子提出了三十一種公開把握敵情之形式為「相敵術」,基本上是觀察其與軍之距離,所處地形,附近環境如找術及實戰之動點,塵土,敵人的公開言論,陣法,士兵行軍之形態,敵將之舉動來辨別估量敵軍情況,是古代戰爭經驗之精華;不過時移世易,現代科技進場,各式各樣偵察監控儀器主導了偵察科學,孫子上述的方法顯得落伍,但其「知敵情」之原則仍不變。

孫子也在本篇略為略及信賞罰明的冶軍方法,「令之以文,齊之以武」,文冶教育及軍法管理並行,是他的冶軍主張。這樣使士卒心悅誠服於軍法,奮勇作戰,戰鬥力更強。

《地形篇》,故名思義,主要為研究地形在軍事中的作用。他論述了六種軍事地形的特點,以-此為模型來研究地形用兵原則。本篇本,孫子略為對敗軍模式作補充,說明蕷與主帥用兵失當之關係。

孫子分別論述六種軍事地形及如何利用他們。第一種是「通形」,指四通八達的地區,應先佔領向陽高地,保障糧道暢通;第二種是「掛形」,「掛」即是有所牽掛,入其內,難以出。若敵人沒防備,我方要立刻突襲一舉攻佔;相反之話,我軍定受牽制,難以成功。第三種是「支形」,即雙方各自憑險据守對壘,雙方皆有不便之勢;若遇著這情況,我軍不可輕舉妄動,待敵引領兵退去,待行至半路時去攻打它。第四為「隘形」,即無險之,中間有通路。若己方先摒隘口,就待敵來犯,舉兵擊之;相反敵人較我們為先,我方要視其兵力而動;如重兵把守,不攻;相反,我們即要閃電行動,將之佔領。第五為「險形」,即一些行軍難達之地,如山谷等;我軍先入險區,就要吊高險下,待擊對方;反之,我軍便避而不爭。最後的是「遠形」,兩軍相距甚遠。古時通訊、火器不發達,若兩軍對陣,不能太遠離自己營地;那樣,誰攻另一方,誰就不利;所以,若遇此形勢,我們應坐以待敵,使敵軍疲勞就近我軍,而不應挑戰,勉強就近與敵交鋒。若將帥不利用地位。歷來出色的軍事家都會懂得巧妙地運用地形。

稍稍略作補充,現代科技發達,人們已將戰爭由陸地向海洋、空中、甚至太空,由平面、正面推立體,地域的觀念怎愈擴愈大;如《海權論》作者馬議美國海軍上校就提倡海洋致勝論,而空權主義者如米契爾、杜黑等則以空中為打勝戰爭的重要戰場。不過,探本索源,孫子的軍事地形理論,是為始祖。作為一位軍事家,孫子之遠見真的使他成為佼佼者。


本篇之另一重點,則為敗軍模式之研究。若要戰勝,必須從過往經驗,尤其是戰敗的,吸取教訓,孫子將敗軍分為六種情況。一為「以一擊十,曰走。」敵人以奇豆攻我薄弱處,我軍只有撤退;或是我軍估計失誤,輕敵而戰敗;二為「卒強吏弱曰馳」。因將帥懦弱,對士卒約束不嚴,軍政廢馳而戰敗,將帥須具領導才能,才能獲士兵敬畏、服從。三為「吏強而卒弱,曰陷」。缺乏訓練的軍隊就算有強而有力的領導,也未能獲得勝利。四為「士吏怨而不服,遇敵懟而自戰,將不知其能,曰崩」,指揮系統失效,部將不服,各自為戰,後軍可知。五為「將弱不嚴,教導不明,吏卒無常,陣兵縱橫,曰亂。」卒強而吏弱使軍隊組織鬆散,喪失戰力,因自亂而失敗。第六就是「將不能料敵,以少合眾,以弱擊強,兵無選鋒,曰兆」將帥沒有足夠智慧判斷敵情,不能掌握時機,以弱擊強,因而戰敗。其實六種情況關鍵皆在將帥能否善用客觀環境條件如敵情、地形交通、裝備等,和內在的「國君」。這些事與天意、鬼神無關,在於人本身,這是孫子的唯物辯証思想。


《九地篇》是《地形篇》的姐妹篇,透過更深入之地形地理去研究如何用兵。宗旨在於根據不同的地形地貌,制定名稱戰略戰術,打擊戰勝敵人,是十三篇中最豐富及具體的。

首先是「因地制宜」。這是陸軍的基本用兵原則。本篇提出九種特殊地形,要訣在於善於選擇戰場,就要知天知地,知已知彼,評估敵我雙方實力的長短,選擇戰場,再根據其地形運用適當之戰術,從而「戰無不勝」,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若遇上戰略重地,那就要把握時機一舉拿下;若是無痛癢的,就要放棄。

因時制而變,遇到目標就要閃電爭取,時機不可再,這就是「兵貴神速」。《作戰篇》已具體說過其重要性。其實行要決在於行動神速,「兵貴勝,不貴久」;還要行動時間準確,恰到好處,遲了錯過戰機,早了就暴露了作戰意圖。所以將帥必須恰到好處把握軍事行動之時間。德國在二次大戰發明的「閃電戰」,就是為求達到速戰之效;但在蘇聯戰場上多次失去時機,以致攻不下莫斯科,被蘇軍反擊,德軍日漸力竭,皆因蘇聯戰場的長期巨大消耗而起。

除了速度外,軍隊還須協同作戰,上下一心,全體聽命,才能戰勝敵人,「並敵一向,千里殺將」,就會無堅不摧。當然,這不等於無時無刻,軍隊都要做到「整齊」,如大險閱,那就變成束縛自己;現代兵種趨向複雜及專業化,所以協同作戰是將他們的長處發揮出來,以支援其他種去作戰,是配合于是形式上的集中。

當然,軍紀是必須的,即是開明如現代社會亦然,服從命令是軍人天職,本篇孫子雖沒有直接涉及軍紀問題,郤直接地討論了愚兵政策。

其實也是「瞞」兵政策。「能思士卒之耳目,使之無知,易其事,革其謀,使人無識。」不讓士兵知道「廟算」之內容,也就不會那麼容易泄露軍事情報。正所謂「兵不厭詐」,在於達到打勝戰爭,而要求減少傷亡和阻力,這政策為不得己。所以批評者要從孫子提出該理論之目的,不是事件之表面,錯誤的人中民權觀念出發!

另外,士兵也需要激勵的。孫子強調「九地之變,屈伸之理,不可不察也」,士兵在不同的環境下,也有不同的心理。將帥應依不同環境的變化,給予下屬激勵,帶領他們走向勝利。這,有點像現在的領袖.導學的一部份:激勵學,其用途可及至社會各階層,異常廣泛。


七,火攻~~特殊戰術篇

在火器未曾發達的泠兵器時代,火攻與火功是相對於兵仞交鋒來說的特殊武器,有一定的環境及空間上的限制。不過,在孫子的角度看,「水攻」的限制大於「火攻」。

孫子云:「以水佐攻著強。水可以絕,,不可以奇。」若沒有充足之水源,談什麼水攻,況且在戰場,水是很珍貴的。

而火攻就不盡相同了。實施它必須具備天文知識,掌握天氣之變化,把握時機,若果失誤,就有可能危及自身。而孫子提出了五種火攻「一曰火人,二曰火積,三曰火輜,四曰火庫,五曰火隊」,順次序為人、糧、草、輜重(裝備車輛)、倉庫和運輸隊伍。歷史上成功運用火攻致勝的戰例有不少,如曹操、袁紹的官渡之戰,曹操與孫權、劉備對陣的赤壁之戰;戰國田單守即墨城時所用的「火牛陣」等等……就到了現代,二次大戰中美國向日本城市實施大規模的燃燒彈轟炸,造成死傷無數,城市被毀,生產停頓,1945年3月9日之東京大空襲,約300架轟炸機低空投彈,燒毀約四十二平方公里市區,死了約十萬人,其災害可與東京大地震後大火相比指是!

火,用於戰爭,是沒有情可言!


用間篇~~間諜論

本篇與《計篇》之「兵者,詭道也。」相呼應。用間是要打探對方虛實情況,為詭道之一,也包含有「反間諜」的保密活動。

《孫子兵法》大用間內容有四點。一為準確理解敵情後,才能作出軍事行動,孫子於本篇有云:「不知敵之情者,不仁之至也,非人之將也,非主之仕也,非勝之主也。」不用間去佑敵情,有如盲目行動,盲目行動意味著失敗,失敗所帶來的禍害,比用間大得多。獲得情報,才能知道怎去誘敵,怎去擊敵人之虛。

第二,孫子針對當時國君普遍迷信鬼神,提出「明君賢將,所以動而勝人,成功出於眾者,先知也。不可取於鬼神,不可導於事」兵家重要觀事實,處事有根有據,否定戰爭之偶然性。所以要戰勝,首要做的,是搜集敵情,「用間」是一種必然之手段,比求神問卜實際得多。

第三,孫子提出了五種「五間」,分別為田間、內間、反間、死間及生間,各種間術皆為搜集敵情,及破壞敵人內部穩定為主。但孫子還沒提到離間;此種利用衝突、矛盾作為分化之計,史上證明很受用。

最後,孫子認為「不用間為不仁至也」對敵因不知敵情,難以取勝,就白白浪費時日,金錢受苦的始終都是老百姓。

現代科技一日千里,用間除了由人親自冒險外,還有利用偵察、人造衛星等科技從事間諜活動。這個「全民公敵」凡能監視著我們之生活情況。「用間」之發展,真的出乎人們-孫子也是-的意料之外。

 


總結

然而,歷來有幾許人能深曉《孫子》而又能掌握運用呢?真的寥寥無幾。有了,又如何?當政者對將才的打壓,使將才們、功臣們的寶貴思想及經驗不能獲得有系統的發展。善戰如岳飛,精於找出金兵的短處,以特製的兵器破了「拐子馬」;又多次突襲金兵,差點恢復中原;郤也做不了「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被十二金牌迫得班師回朝,繼而遭不測枉死!「軍事活動為政冶的延伸,前者須徹底服從後者。」克塞勞維茨的《戰爭論》既道出軍事活動的本質,也道出軍人的局限及那淡淡的悲哀。

(成功)除了政冶限制外,能不能拋開既有成見,實際運用孫子的理論,在中國古代儒家社會的觀點,看來不易。孫子在首篇計篇已表明:「兵者,說道也。」這種思想,和儒家主張之「仁」相互矛盾,所以儒家學說盛行的古代中國,孫子之思想不受重視。春秋戰國是古代哲學思想最為發達之時代,各派學說盛行,就算是後來獨尊儒術,當時學者將流傳下來的學說,編訂為「九流」,後更為「十家」,郤含兵家之說,因此可見,在儒家文化中,認定戰爭本質的兵家不那麼受社會學術主流~~讀書人-重視,偶而有一些君主提倡,但社會稍加穩定,就沒有延續 下去了。紿終,中國古代是個「重文輕武」的社會(大致上),沒有讀書人的支持,什麼出色學說也會被埋掉。

到了近現代,基於中人的社會結構發生重大變化,儒學不再是文化主流,各方學術思想開始有學者重新研究,兵家也是一樣,《孫子》既是兵家之首,自然成為被重新研究、理解,甚至較徹底運用起來。毛澤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曾出版了《孫子今譯》,提出新的建解,並化理論為實踐。他到了陝北,建立蘇區,耕戰合一,養精蓄銳;隨後抗日戰爭爆發,共軍避日之主力,留給半個敵人-國民黨去解決,自己就在後方打游擊,擴大蘇區,收編部隊,增強戰力;這 點正是孫子在《作戰篇》中所論述之要旨;戰爭極依賴國家經濟,所以充實後勤,乃用兵前之要務。毛氏能建國,其成就不多不少是《孫子》中啟發的。

不單是近代中國,西方也掀起了研究《孫子》的熱潮,除了漢學家外,不少國家的軍部也以它為編訂作戰綱要的參考。軍事力量堪稱全球之冠的美國,澭有當世最先進之武器、科技,但在輸掉了越戰(1965-75)後 ,痛定思痛,決心在思想上徹底改革美軍,重新設計其全球戰略。當時 ,《孫子》成為重要之參考之一,其追求速戰速決之精神,深深影響以後美國之軍事發展。美軍不再信奉「一鑊熟」的大規模破壞,而是發展精密科技,能摧毀敵之指揮中心,雷達站等重點措施。1991年沙漠風暴(海灣戰爭)中,美軍先以隱形戰機投擲雷射導引炸彈摧毀巴格達通訊指揮部,而不是去炸沙漠中的碉堡工事,就是體現了「軍有所不擊,城有所不攻」的原則;而在此之前數分鐘,陸軍阿帕奇攻擊直升機,利用其他低空下行性能,避過雷達偵察,將伊拉克邊境的雷達站徹底摧毀,使聯軍戰機從容不迫的破壞伊軍的防空網,也是孫子「出其所不意,攻敵之不備」的一種反映。現代世界科技發展,非孫子那代可比擬,但其理論仍能影響現代軍事發展,我想,大概是他始料不及。

有價值的事物,不會消失於歷史洪流。「大去者幾,士休者希」。


備注:

不知各位讀過《孫子兵法》的智者,有否同感。小第之愚見,還望各位高手指點,本人隨時洗耳恭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