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1

 

流星體

 

 

    流星體是太陽系裡內環繞太陽運行的塵埃、冰團、碎塊等天體,當它們闖入地球和大氣摩擦燃燒產生的發光物質,稱為流星;而特別明亮的,稱作火流星;而未燒盡的流星體降落到地面,就是隕星。

    流星體是太陽系裡的最小天體,最小的比塵埃還輕,最大的也可達幾千噸;然而,大部份的流星體是用大型望遠鏡也看不到的;它們以橢圓形的軌道繞太陽旋轉,運動速度為16至50公里/秒;當它們經過地球附近時,受引力影響,接近地面(有的迎面相撞,有的從後面趕上地球),沖入大氣,與空氣份子、原子相撞,受熱氣化、並激發電離,因此發出耀眼的光芒;它一般在距離地面120至130公里的高空發光,到了80公里高空上消失。有些流星體,到了大氣後便不會發光,最後降落到地面上。

    大部份流星都以單個形式出現而無規律的,但在下半夜時,和地球相撞的流星體較多,因此下半夜的流星體較多;而大量流星體入侵地球時,可看到流星體像雨滴的往下落,稱為流星雨,當流星雨出現時,流星可達成千上萬條光亮的流星,可持續幾個小時;而大群大群的流星體,又稱為流星群。

    最後,按成份不同,降落在地面的隕星可分為三大類:第一類為硅酸鹽物質所組成的石隕石,內部有很多的球狀顆粒,又稱為球粒隕石;第二類為由金屬鐵、鎳物質組成的鐵隕石,其中鎳量大大高於地球上自然鐵中鎳的含量;第三類為硅酸鹽含量與隕鐵、鐵鎳含量都差不多的石鐵隕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