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1

 

冥王星

 

 

    冥王星是太陽系中最小的一顆行星;是個有一顆衛星的行星;它距離太陽60億公里(3975天文單位),是距離太陽最遠的一顆行星,表面重力加速度比為0﹒5米/平方秒,表面物體逃逸速度為1﹒2公里/秒。冥王星是在1930年,天文學家 湯博 從拍攝的三張照片上,從二萬多顆星星中發現的 ,是顆黃色的行星。

    冥王星繞太陽運行軌道偏心率是0﹒25,在太陽系各行星中最大的,軌道對黃道面的傾角也是最大的,達17°10’;但是,它的公轉速度是各行星最慢的,只有4﹒7公里/秒,只是地球的0﹒16倍,公轉太陽一周居然要248年!可見它的公轉速度是多麼的慢啊!在近日點(離太陽29﹒8天文單位處)附近時,冥王星便會走進海王星的軌道之內,這時海王星便成了最遠太陽的行星了,這現象由1979年1月21日開始,到1999年3月14日 以後,冥王星才走出海王星的軌道,重新成為太陽系中最遠太陽的行星;而它自轉的周期大約是6天9小時17分;自轉軸和公轉軸的交角大於60°,因此,冥王星也是側向自轉的,和天王星相似。

    在1949年,有人認為冥王星的直徑是10000公里,但一年後,有人又測得直徑為6000公里;在1965年,測得它的直徑為5500公里;而在1977年,根據冥王星的表面物質反照率,測到它的直徑為2700公里;在1980年,用光斑干涉測量法,得到直徑在3000和3500公里之間;根據這些數據,冥王星是最小的一顆行星。

    最初,人們認為冥王星的質量為地球的1﹒1倍,1971年後,定為0﹒11倍的地球;但在1978年,有人準確地定出其質量為地球的0﹒0024倍,是各行星中質量最小的。

    冥王星的密度值也變化得很大,1971年前,有人認為是35克/立方釐米,1971年後,有人又計算出密度為5﹒8克/立方釐米,1978年根據新的資料計算出冥王星的平均密度為1﹒5克/立方釐米;這樣,冥王星為最小平均密度次於土星、木星和天王星,居第四位;但是,有人認為冥王星的平均密度比土星還小。

    冥王星離太陽很遠,因此表面溫度極低;據推算,背著太陽的一面溫度為-253℃;冥王星的大氣含有氫、甲烷等;在這樣低的溫度下,表面可能有一層甲烷冰;有人也認為,可能是水冰、氨冰、甲烷冰與塵埃的混合物;大氣極稀薄。

 

 

冥王星的相片:

這兩幅相片都是冥王星的相片。